首页 > 搜索 >E

 您搜索的关键字: E

《续仙传》是南唐沈汾撰通俗故事集。共三卷。计三十六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续仙传》·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续仙传》,题溧水县令沈汾撰。古代通俗小说 ,上中下三卷 。前有作者自序,谓编此书以资学道之人谈柄,「用显真仙」。据今人陈国符考证,作者为五代杨吴人,则此书出於五代。其中既有虚构的神仙,也有被道教吸收而神仙化纳入神谱的历史人物,可资研究唐代通俗小说之用。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其书上卷载飞昇一十六人,以张志和为首;中卷载隐化十二人,以孙思邈为首;下卷载隐化八人,以司马承祯为首。虽其中附会传闻,均所不免,而大抵因事缘饰,不尽子虚乌有。如张志和见《颜真卿集》,蓝采和见《南唐书》,谢 ...

阅读全文

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夷坚志》,宋代志怪集。作者洪迈(1123年~1202年)。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撰有《容斋随笔》等书。洪迈广览博闻,从中年起,开始杂采古今奇闻琐事,本《列子·汤问》“夷坚闻(怪异)而志之”的意思,撰作此书。他说:“《夷坚》诸志,皆得之传闻,苟以其说至,斯受之而已矣”(庆元二年《夷坚支志丁集序》),又因他急于成书, ...

阅读全文

《三洞珠囊》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宗教书籍。题“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该书辑录二百一十二种三洞道书精要,故名《三洞珠囊》。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命通道观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王延撰《三洞珠囊》七卷,已佚。王悬河晚于王延,为唐道士,但其生平无记载,所撰书名则与前者同。《宋史·艺文志》神仙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均著录为三十卷,今《正统道藏》太平部分为十卷三十品。内容多系古代神话故事及南北朝以前道士事迹。也有关于内外丹和斋仪戒律等的辑录。该书保存了不少已佚失的道书,为研究唐以前道教史的重要文献。《三洞珠囊》,道教类书。该书始见于《太平御览》引道书目著录,不题撰人、卷数。《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通志·艺文略 ...

阅读全文

神仙感遇传,中国志怪小说集。共五卷。五代前蜀杜光庭著。记古来遇仙之事。《云笈七签》所载凡四十四条,此本凡七十五条。然第五卷末尚有阙文,不知凡佚几条也?作者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 ...

阅读全文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简称《仙鉴》,古代神仙传记。题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修撰。载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赵氏籍里生平不详。书前有赵道一自序及《进表》,皆未 署年月,唯庐陵刘辰翁为此书作序,署年甲午,邓光荐为此书作序,署年阏逢敦牂。书前赵道一自序说明编书的由来及宗旨。他说:“儒家有《资治通鉴》,释门有 《释氏通鉴》,唯吾道教斯文独阙。间因录集古今得道仙真事迹,究其践履,观其是非,论之以大道而开化后人,进之 以忠言而皈依太上。务遵至理,不诧虚文。……详审校定,严行笔削。……编成,名之 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全书由《正编》《续编》《后集》三部分组成。《正编》五十三卷,他在《仙鉴编例》中称 ...

阅读全文

《三洞经书目录》是陆修静编撰的道教历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此书已佚。道藏有某些学者认为他是模仿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该书著录经书的数目说法不一。有人认为18000卷,有人认为18100卷,有人认为1000卷,有人认为虚目1228卷,实为1090卷(这种说法最为研究者认可)。《三洞经书目录》首次提出了按照经书来源分类的方法,这也成为了此后编辑道教经书目录的指导思想。其地位被认为与佛教历史上首次编纂汉译佛教经录《综理众经目录》类似。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在教理教义、教规教 ...

阅读全文

《三洞群仙录》是南宋江阴静应庵道士陈葆光撰写的上古至北宋时期神仙故事集,二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据《三洞群仙录·序》称,该书网罗九流百氏之书,下逮稗官俚语之说,凡载神 仙事者,皆汇集入编。全书搜集神仙故事一千五十四则,始自盘古,迄于北宋。所集神仙之故事,皆自注其来源,引书多达二百余种。称其所“集仙之行事”,乃“扬高真之 伟烈,以明示向道者,使开卷洞然,知神仙之可学”。考其体例如《仙苑编珠》。 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乃“王松年《仙苑编珠》之续。 然所载但取怪异,不尽仙人事”。该书所录,虽“不尽仙人事”,但作者对于上古至北宋间之神仙事迹,进行了广泛 的汇集,实为这一历史时期神仙事迹之集 ...

阅读全文

《墉城集仙录》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另有《云笈七签》卷114-116收录,但只三卷,以西王母为首,录女仙二十七人,与此不大相同,《四库提要》认为系杜光庭原本,而此书为后人增加他书成编。中国道教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女仙传记,就是唐末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墉城集仙录》专门记载了古今历史上三十七位女子成仙的事迹,特别富有浪漫色彩和宗教意蕴。这些女仙或出于民间神话传说,或出于史料记载,或由道教人物演化而来。杜光庭以传说中西王母在昆仑山上的仙宫" ...

阅读全文

《玄中记》是东晋作家郭璞所著时期较早的志怪小说代表作。它上承远古传说,从《山海经》所载的殊方绝域、飞禽走兽、奇花异木、山川地理的神话演化而来,广罗天下奇闻异事;它下启六朝志怪,书中内容所载多为后代志怪小说所借鉴。由于它在撰述体例上的特殊形式,被划归为地理博物类志怪小说。其内容首先对《玄中记》的作者、版本、佚文进行考证;其次就《玄中记》题名含义以及其作为地理博物类志怪小说在撰述上的体例、特点进行剖析;接下来第三章,先谈地理博物类志怪小说所共有的时空结构落实到《玄中记》的行文上的具体体现,再就《玄中记》的故事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这里主要将其分为四类:远古神话、山川动植、精怪故事、远国异民,分别对其进 ...

阅读全文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武帝﹞问:‘此书是仙灵之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羣灵,尊奉亲迎。’”晋葛洪《抱朴子·遐览》:“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修道之士,栖陷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汉武元封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间。后太初年中,李充自称冯翊人,三百岁,荷草器负图傲游。武帝见之,封负图先生。故世人能 ...

阅读全文

游仙诗是汉诗的一个类型,以遨游仙境为主题的诗歌。广义的游仙诗,包括《楚辞》等辞赋。游仙诗在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魏晋时代,代表诗人有东晋的郭璞和晚唐的曹唐。根据列子、庄子等人对于神仙传说的描述,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逍遥而游的仙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社会广泛流传。秦始皇曾作《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这些《仙真人诗》已佚,鲁迅认为“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人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 ...

阅读全文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根据郑和下西洋故事敷会而成,全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三十九国。前十四回叙述碧峰长老出家、降魔及与张天师斗法故事。十五回起写郑和下西洋,得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协助,一路斩妖除魔,慑服诸国事。情节荒诞,文字平庸。灵山雷音寺设盂兰盆会,燃灯古佛听佛祖说玄天上帝将下凡,摩河僧祗将遇厄难,便下凡为东土大众解难。古佛与位尊者分别投胎,十数年后,金碧峰长老(燃灯佛)与徒非幻,徒孙云谷在五台山讲经说法。明永乐 ...

阅读全文

该书是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有文有图的道家传说故事书。中国的神仙传记,以题名汉刘向撰的二卷《列仙传》为最早,陶弘景、葛洪、孙夷中、杜光庭、沈汾等相继有所编撰。最大部头的是北宋初年乐史所撰的《总仙记》,共一百三十卷,相信传说中的全部仙人都已包括在内,但已失传。《列仙全传》九卷,叙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一直叙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其中许多并不是仙人,只是会幻术或得到皇帝封号的道士。在现存的这类书籍中,这是内容最丰富的了。这书号称是王世贞编辑,又有李攀龙序,但多半是刊行此书的汪云鹏所伪托。汪云鹏是徽州“玩虎轩”书铺的主人,曾刊行许多附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和戏曲本子。 ...

阅读全文

武王伐纣平话,宋元时期话本,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作者姓名已佚。平话中写纣王的太子殷交,先是为母亲姜皇后报仇要杀妲己,反遭杀头之祸,幸被胡嵩劫法场救了,于是逃出朝歌,招集人马,后来助武王伐纣的故事。宋元时期说话艺术兴盛发展,说话人往往喜欢搜集神奇怪诞的传说耸动听众,以此谋生,武王伐纣事因年代久远,史书中即有神话成分,又自先秦后流传成不少神话故事,遂成为说话人绝好的讲话资料。《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或称《吕望兴周》,为上、中、下三卷,就是宋代说话人的旧蓝本,经元代说话人补充修订,在至治年间(1321—1323)由建安虞氏刊刻的。此书副标题作“吕望兴周”。叙述姜 ...

阅读全文

《后西游记》是清初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全称《绣像传奇后西游记》,俗称《小西游》,不题撰人,署“天花才子评点"。作者有二说:一云吴承恩,一说梅子和。成书于清初。该书为《西游记》的续书之一,书叙唐僧取经到东土后,真经被装僧们讲假了,佛事成为误国殃民的祸害。于是唐宪宗、穆宗年间,小行者孙履真,猪八戒之子一戒和沙僧弟子沙弥,协助大颠和尚唐半偈重赴西天,取回真解以解经的故事。小说借助艺术形象阐明“心即是佛”的玄理,对人生及现实社会颇寓讽刺。《后西游记》名义上是承续《西游记》而作,可视为《西游记》的续书,但实际上它已不是神魔小说,而是一部以讽刺为主要特色的宗教讽刺小说。《后西游记》的成书时代是明末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