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    0    1,528

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一般通过以神仙为主人公,又以妖魔鬼怪、佛与菩萨等角色为著称;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通常的表现为变化、神力、奇闻异事、战争、爱情等。并且包含各种寓意与封建迷信,神话故事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主要经过写书与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播于人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主要分为四大类:上古神话、宗教..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0

东海山唐宋时称苍梧山,亦称青峰顶,为云台山脉的主峰,是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吴承恩在西游记里称云台山属东海傲来国。唐李白诗:“明日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宋苏轼诗:“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写的都是云台山。她原来只是黄海中的一列岛屿,18世纪方与大陆相连。遂形成峻峰深涧,奇岩坦坡,山光水色,独具神姿。明嘉靖年间道教兴盛,道士云集达两万之众,山又被誉为“七十一福地。”云台山风景以山水岩洞为特色,包括海滨、宿城、孔望山、花果山四景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海滨景区,风光壮丽,别墅鳞次。夏天,阳光灿烂,海风徐徐,避暑消夏,实称佳境。龙门海滨浴场,游泳沐浴皆宜,还可扬帆行舟,领略大海情趣..

阅读全文
 神仙名录    0    6

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又称月神。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①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②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令望舒、飞廉使奔属,杂瑶象以驾龙。”③明何景明《告咎文》:“饬望舒以驰范兮,戒羲和以正御。”④景耀月《长歌行》:“望舒御月控驊骝,羲和兄弟驰八驺。”望舒也可代指月亮,见于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耀。”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6

中条山,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涑水河间。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因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里发现2万多公顷原始森林,内有连香树、山白树、牛鼻酸、红石极、青檀等珍贵树种,还有金猫、金雕、金钱豹、猕猴、大鲵等稀有动物。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从地理学上看,中条山依黄河而行,山势狭长,整条山脉划开了中原与西北:它的北侧是运城..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7

据说天帝命范真人治理此山。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将抱福山称为“抱犊山”。这也许是“福”与“犊”读者相近之故。其实在当地,抱福山还有另外两种叫法:一是“蝙蝠山”一是“静福山”。“蝙蝠山”是因为抱福山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葱茏,从山门望去有如一只张开翅膀的蝙蝠,因型似而得名。宋代理学家张栻写了一首《静福寒林》的诗,诗曰:“朔风天外来,寒色方严冽。驾言道山游,苍松隆劲节。群鸦竞噪鸣,乱啄青山雪。羽衣千年去,高峰挂霜月。”抱福山因名人之诗而得名“静福山”。“静福寒林”还成为了古代“湟川八景”之一。..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7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翻开中国历史,自夏、商、周到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历代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祭祀活动,以报答上天的佑护和大地的恩惠。道教形成后,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活动与道教的斋醮活动融为一体,泰山东..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11

紫岩山又名绵竹山,地处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交汇处,西北面高山天作,群峰叠翠。沱江之源绵远河蜿蜒出群山,一泻千里,形成成都平原北端的一个扇形冲击面枣绵竹市平坝区。在这片山地与平原交汇处,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有风光秀丽的紫岩山公园(又名船头寺),一代高僧能海上师静修处的古云悟寺,和宋代名胜古迹大柏林公园,以及倚山环水白溪口梨园景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紫岩山风景区融名山、名水、名人、名园为一体的独特韵致,千百年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由衷赞叹。唐代诗人王勃赞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飞泉瀑流,绿树玄藤。”唐代诗人吴融的绵竹山诗云:“绵竹东西隅,千峰势..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16

元晨山——在江西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都昌县是九江市辖县,北邻彭(泽)湖(口)而列长江之南,西界星子而居庐山之东,东交鄱阳,南望永修、新建、南昌、余干而傍鄱阳湖烟波浩淼处,峰峦叠秀于绿水上,田园阡陌,凝翠载红,点缀其间。牧童笛晨,渔舟唱晚,古往今来,曾吸引无数骚人墨客驻足忘返。谢灵运、李白等古代著名诗人,都为之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宋朝大文豪苏轼诗曰“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黄庭坚更是赞叹这片土地有如“李成、范宽得意图画”。据考古发掘,商代,都昌人的祖先即在这片土地上渔猎耕耘,休养生息。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枭阳。然沧海桑田,随古..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16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霍山、衡霍,在湖南中部衡山县。为中国五岳之南岳。南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卷上引《湘中记》云:“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轸宿,铨德钧物,应度玑衡,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故曰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是著名的道、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山神是古时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居于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山中,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菩萨,也是南岳大庙最大的菩萨。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衡山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16

相传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有仙人王遥入山修炼,至晋元康二年(292),真人白日飞升,这里不但留下诸如仙人骑马飞升时的马蹄印记,也成了道家择观的福址。隋大业二年(606),道士曹志虚正式建观——仙坛观,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解放初期观宇倾圯,被改修成任家小学。今小学已迁走,福地消失。仙坛观鼎盛时,观宇巍峨,香火旺盛,占地规模极大,当时观有十景之说,即:马迹山势、道汉湖光、延祥观宇、朝斗灵坛、药炉苔藓、丹井清泉、方池珠漾、驾虹渡马、马迹波谷、柏潭降虎。宋范仲淹也曾赋诗:"灵台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映明。曲径犹无青草合,乱峰时有白云生。亭亭翠纛高山矗,隐隐狂雷落石轰。待得丸霄..

阅读全文
 山海河川    0    25

星德山位于桃源县热市镇星德山村。星德山原名星子山,海拔843。5米。明洪武三年(1370年),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主峰始建星子宫。主峰海拔843.5米,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山势崔嵬不凡,奇峰怪石林立,植被丰茂,四季鲜明,奇石、险崖、古松、云瀑“四绝”并存,无处不是勾魂慑魄的美景,是一处天然的旅游避暑胜地。星德山更是历久弥新的道教名山,人称“道兴紫覆之地”,与誉为“中国南武当”的慈利县五雷山隔山相望,互为犄角,山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绵延数十公里。据学者考证,此地的宗教活动“始于唐而盛于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道教名师张道会慧眼独具,在此潜心修行,修筑了三元宫,并将星子山..

阅读全文
更多文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