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神话传说 >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

上古时代中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二十八星宿(“宿”,拼音:xiù,中古拼音:siuh),又名为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

早在观象授时的时代,古人已经认识到了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也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就相当于划分了二十八个区域,只是这些区域并不是等份的。

最初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动而选择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或汉代文献。以文物考查的话,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

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一直以来也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话题。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方向相同的一个为俞,音为“雨”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第二是子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第四是在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旦中”。

古时人民为了方便于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转,便将黄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北部的天空,故称北方玄武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形象,春分时节在西部的天空,故称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又形成一个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南部天空,故称南方朱雀七宿。由以上七宿组成的四个动物的形象,合称为四象、四维、四兽。古代人民用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节气,所以才有左东方青龙、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说法。

《淮南子·天文训》将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中央钧天:角宿、亢宿、氐宿

东方苍天:房宿、心宿、尾宿

东北变天:箕宿、斗宿、牛宿

北方玄天:女宿、虚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娄宿

西方颢天:胃宿、昴宿、毕宿

西南朱天:觜宿、参宿、井宿

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

东南阳天:张宿、翼宿、轸宿


上一篇

角宿
下一篇

紫微斗数分析法

文章评论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评论审核已开启 记住我的个人信息 回复后邮件通知我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