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会稽山洞 |
下一篇 霍桐山洞 |
![]() |
庐山洞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相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庐山有着悠远的道教传统,相传匡俗在3000多年前曾上山学道成仙,汉武帝敕封匡俗为“大明公”。宋徽宗加封他为“靖明真人”。东晋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并于此整理道教大典《道藏》,观内有当时中国最早的道藏目录。 唐玄宗封庐山道教为“九天使者”,敕建与五岳真君并列的“九天使者庙”,是庐山成为中国道教的重地。宋徽宗又将它更名为“太平宫”,并派任官员,进一步使它成为极负盛名的道观。
当佛教在庐山蓬勃兴盛的时候,南朝名道陆修静也来庐山开辟道场,庐山道教由此而迅速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佛、道两家在庐山共争共荣的局面。而唐代道士吕洞宾在庐山佛手崖的活动,也导致了道教与佛教争占庐山八百年的史事。
简寂观,庐山金鸡峰下,曾有座宏大的道观,名大虚观。它由道教宗师陆修静建于南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陆修静死后谥为“简寂先生”,太观虚遂称简寂观。
陆修静在简寂观研经传道达7年之久,观内道藏阁拥有当时最完备的道家藏书,是道教最大的经库。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