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神话传说 > 净明道

 净明道

净明道,为道教正一道教派,亦称净明忠孝道,始见于南宋绍兴年间。据道教传说,当时西山(在今江西南昌)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逊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净明大法”遂行于世。元初道士刘玉清整教法教理,正式采用“净明”为教派名称。主要经籍为《净明忠孝全书》,收于《正统道藏》太平部。道教教派之一。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天师许逊为祖师。江西净明道,以忠孝神仙、调世俗伦理为其主要特色,学界多以为净明派乃是受理学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道派。净明派历史上有三个比较兴盛的时期,一个是唐朝初年胡慧超真人和万振天师的扶教,一个是宋朝何真公广度弟子,还有就是元朝刘玉真祖师的振兴,而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之特点,但是其以忠孝济度为主的精神是不变的。

道教教派之一,又称净明忠孝道,始创于中国南宋初 。相传东晋时江西南昌西山道士许逊修道有灵验,举家拔宅飞升。 隋唐时当地出现神化许逊的信仰 。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加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许逊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带更为盛行。元初 ,西山隐士刘玉(1257~1308)又自称数遇许逊等仙真,降授净明道要,遂开创净明道派,以南昌西山为活动中心,一时从学者甚众。刘玉所创新净明道奉许逊为教祖,自称为第二代祖师。

净明道教义以融合儒道为特点。该教自称净明忠孝道,“盖其说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而已”。所谓净明,即正心诚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为物欲所动,不染物、不触物,清静虚明而达于无上清虚之境,此之谓净明。其说源自道家道性清虚不凝滞于物之说。倡言净明 ,旨在使修道者心念和行为皆符合封建伦理规范,自觉遵守忠孝廉慎宽裕容忍之道,做忠臣孝子良民。净明道极力调忠孝大道,维护封建纲常,因而得到元明两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称赞。后该教逐渐归入正一道。

净明道奉许逊为教祖。《太上灵宝净明法序》谓许逊“以孝弟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隋代起,即有对其加以崇奉者。北宋徽宗赐号为神功妙济真君。靖康之变后,战乱频仍,“忠孝”更受推崇。净明道顺应时势,继承道家关于“道”的学说和“涤除玄览”的理论,吸收儒家的伦理观念和道家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说,主张融合儒道,认为“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才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其道术侧重于守一修仙度人。元以后归入正一道。由于净明道调忠孝,调和儒道,该派在元明时期的士大夫中颇有影响,被誉为仙家之“最正者。”

净明道的“净明”二字的解释,据《玉真刘先生语录》内集称:“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刘玉认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本心以净明为要,行制贵在忠孝”。《太上灵宝净明法序》亦称:“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净明道认为修炼首先要达到内心一尘不染、不触之思想境界,忠孝则是日常行为活动的准则,二者缺一不可。倡言净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心念和行为符合封建伦理规范,做忠臣孝子良民。

净明道的宗教伦理据称以许逊所谓忠、孝、廉、谨、宽、裕、容、忍的“垂世八宝”为依据,尤以忠孝为首,即“忠孝大道之本也”,认为恪守净明忠孝即可修仙得道。《净明大道说》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参禅问道,入山炼形;贵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净明道的基本宗旨是“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忠孝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可见净明道和儒学之间的密切思想渊源。

净明道与正一等符箓派一样,道士不一定出家。黄元吉说:“道由心悟,玄由密证,得其传者,初不拘在家出家。……而吾师玉真先生遇都仙(许逊),亦以在俗之身焉。”刘玉对西山道教教法进行了更新,改革了符咒、斋醮、告斗等修炼方术,提倡孝道,不重祈祷仪式中的繁文缛节,制定了“日知录”、“功过格”,作为教徒日常生活的规范。


上一篇

高友乾
下一篇

太一道

文章评论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评论审核已开启 记住我的个人信息 回复后邮件通知我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