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幕阜山洞天 |
下一篇 华盖山洞 |
![]() |
都峤山洞
都峤山洞天,又名宝玄洞天,位于容县城南约10公里的都峤山上。都峤山,又名南山、萧韶山,主峰海拔743.7米。以锐而高甲于一都,故名都峤。道书称之为二十洞天。山上有8个主要山峰,俗称八峰。这八峰是云盖峰、中峰、马鞍峰、八叠峰、兜子峰、仙人峰、香炉峰、丹灶峰。其中最高为香炉峰,最奇为八叠峰。山分南北两洞天,南称宝元洞天,北称都峤洞天。
全山有大小洞穴300个,有名称的100多个,远近闻名的13个。大部分洞穴宽敞,岩顶平滑呈紫红色,岩基平坦,可在岩内建筑平房或楼房;岩壁岩地极为干爽,岩际多有飞泉流滴。由于具有这些优越奇特的自然条件,历来为道家(也有佛教)仰往的佳境。唐宋以来,曾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建筑群分布在南北两洞天的各峰间。历代在岩内建房近千间,全国名山罕有。其中有一岩建房达72间之多。
道教很早就传入都峤山。道书《云笈七籖》中说:“东汉刘根修道于都峤山”。同时到都峤山修道的还有华子期、廖冲、廖平、廖扶、滇媪(女)、陀妪(女)等;南北朝时期有王归一、卢保宗、莫道人;宋朝有邵彦甫、卢仙、植芝德、梁贤;明代有王普珍等。据《舆地纪胜》卷一百四记载:“南北两洞俱有石室,南洞宽坦,中刻浮屠大像,仪制甚古;北洞差狭,为星坛,……中峰绝顶有室曰中宫院。”又载,都峤山宝元洞天有栖真观,宋咸平元年降到太宗皇帝御书一函,大中祥符三年宣赐泰山芝草二匣,并于观中奉安。苏东坡经容州,有都峤邵道士随东坡3年。而清光绪《容县志》载:“东晋葛洪炼丹勾漏尝往来栖息。”据1993年出版的《容县志》记载,民国年间,都峤山的孔圣岩仍有修道者。新中国成立后,道教已无活动。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