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十

 您搜索的关键字:

《淞滨琐话》二卷(清) 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淞滨琐话》二卷(清) 王韬著于清光绪三年丁亥(1887)的短篇小说集。体裁和题材都仿照蒲松龄《聊斋志异》,因此有的版本名为《后聊图说》。《 淞隐漫录 》偏重于人事,描写狐鬼和鸟兽虫鱼砄篇幅不多,《淞滨琐话》侧重狐鬼和頟兽虫鱼。 ...

阅读全文

《平妖传》是明代罗贯中、冯梦龙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整理编成的长篇神魔小说。最初元明之际题作“东原罗贯中编次”的只有二回,经过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增补改编又成为自明末以来通行的四回本,成书于明代万历四八年(1620)。该小说前三回写圣姑姑、蛋子和尚、胡永儿等修道作法,滋扰人心;后回叙风州王则永儿夫妇造反,文彦博得“三遂”(马遂、李遂和由蛋子和尚化身的诸葛遂智)之力加以镇压。作者将农民起义说成是邪、是妖,并称王则、永儿是张昌宗、武则天转世,残暴好色,竭尽诬辱之能,是因囿于其封建正统思想和错误的立场。但作品还是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云、社会生活、民间风俗,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

阅读全文

《觅灯因话》是明代邵景詹撰传奇小说集。二卷,八篇,书成于明代万历二年(1592)。《觅灯因话》内容多劝善惩恶故事,艺术上朴素雅洁,不假雕饰,自然无华。它虽是传奇体文言小说,但是文不甚深,朴素而不失于粗俗。在明代隆庆万历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势力的壮大,文学艺术受到了市民意识的较深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以前被瞧不起的文学样式小说,开始被重视了起来。在市民群众中,盛行的还主要是通俗小说,但文化修养较高的知识阶层和上层市民,则更关注既有娱乐性又较雅致含蓄的文言小说。因此,文言小说的创作在当时也是比较流行的。《觅灯因话》是隆庆万历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言小说。《觅灯因话》是由邵景詹于明万历 ...

阅读全文

《客窗偶笔》,清代文言小说集。金捧阊撰,成书于嘉庆元年间,共四卷一百二四篇,本书是一部较有文采,但思想陈腐的道学先生的劝惩、淑世之作,旨在于通过神道设教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书中多写作者亲属、师友的故事。他们有达官贵人,有地方守令,学者、诗人,有失意者,还有节母、烈妇、才媛之类。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了解到清嘉庆年间某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佚事。成为一些重要史料。 ...

阅读全文

《后聊斋志》,笔记小说。又名《后聊斋志异图说》、《绘图后聊斋志异》。清王韬(1828—1897)撰。二卷。韬有《王弢园尺牍》已著录。是书为作者晚年所作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淞隐漫录》的体裁和题材都仿照蒲松龄《聊斋志异》,但取材范围较《聊斋志异》广,包括多篇关于日本艺妓(《记日本女子阿传事》、《柳桥艳迹》、《《桥北七名花谱》、《东瀛才女》)和欧洲美女(《媚丽小传》)的故事。《淞隐漫录》是王韬“追忆三年来所见所闻,可歌可愕之事,聊记一,或触前尘,或发旧恨...时与泪痕狼藉相间。” ...

阅读全文

《耳食录》是清代乐钧著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初编二卷一百二篇,二编八卷九七篇。成书于清乾隆五九年(1794)。《耳食录》,是作者摄拾琐闻,反映社会风俗、市民生活的创作,内容包括僧道神仙、鬼怪妖魔、盗贼侠客、商贾农工、官吏士苦的传闻。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在于继承中有创新,形成了中国式的情趣和理趣和谐的短篇小说意境。《耳食录》总计撰集故事近二百篇。其中有近百篇属于短篇传奇小说。其它的大体上可归入笔记小说,但其中有些篇幅极短的作品,只是出于作者的拟想而已,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笔记小说。近二百篇小说故事中,其内容是相当复杂的,瑕瑜互见,艺术成就也极不平衡。从题材的角度入手,可以把其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

阅读全文

《遁窟谰言》,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又名《遁叟奇谈》。二卷一百六一则。题“甫里王韬紫诠撰”。作者王韬(1828—1897),原名畹,字利宾,号兰卿;后易名瀚,字懒今;亡命香港时又更名韬,字仲弢,一字紫诠,号弢园、天南遁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成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六年(1880)“申报馆丛书”本;清光绪六年(1880)上海木活字本;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二六年(1900)江南书局刊本;1913年借阴书屋石印本;1935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排印本。199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排印上海大文书局石印本,1992年南海出版公司 ...

阅读全文

《语林》是明代何良俊所撰的小说集。又称《何氏语林》,共三卷。全书分三八门,其中三六门全依《世说新语》之旧例,意在模仿《世说新语》,仅增“言志”、“博识”二门,内容与《世说新语》多重叠,但“剪裁镕铸,具有简澹隽雅之致”,与《世说新语》浑然一体。嘉靖二九年(1550年)《何氏语林》三卷出版,因卷帙浩繁,流传甚罕。明何良俊撰。良俊有《四友斋丛说》,已著录。是编因晋裴启《语林》之名,其义例门目则全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蓝本,而杂采宋、齐以後事迹续之。并义庆原书共得二千七百馀条,其简汰颇为精审。其采掇旧文,翦裁镕铸,具有简澹隽雅之致。视伪本李垕《续世说》剽掇南北二史,冗沓拥肿,徒盈卷帙者,乃转 ...

阅读全文

《续西游记》是明代佚名撰写的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续西游真诠》。一百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作品接续《西游记》,写僧师徒到西方灵山雷音宝刹取到真经之后,保护经卷回东土长安的故事。书中的主要人物与《西游记》基本相同,保持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原有的性格和特点,一路上与妖魔斗争,不仅场面壮阔,神魔精怪变幻莫测,充满瑰丽的幻想,而且幽默诙谐。西游记的二次创作续书。作者不详,成书年代据说是明代。讲述的是《西游记》中师徒一行人历经五千四八天、八一难、万八千里的旅程后,终于取得真经,从天竺的雷音寺返回唐朝长安的故事。共一百回。虽然标题被冠以“续”之名,但在《西游记》中,返回长安的过程是通 ...

阅读全文

《西游补》是明末清初小说家董说创作的章回体中篇白话神魔小说,共六回,《西游记》续书之一。刊刻于明代崇祯四年(1641年)。《西游补》共六回,所谓补者,是欲插入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之后。书中演述悟空化斋,为妖所迷,渐入梦境,或见过去,或望未来,忽作美女,忽作阎王,后得虚空主人一呼,复归现世。故事借孙悟空在幻境中的见闻和行事,以强烈的感情,谴责明末社会的种种弊端,构思奇特,语言诙谐,讽刺性强。唐僧师徒过火焰山后,来到牡丹树下。唐僧、八戒、沙僧均睡着,悟空化斋来到新唐国,疑又东归,欲见玉帝问个明白。谁知灵霄殿被盗失落,只得仍回新唐国。闻秦始皇有驱山铎,欲借用以助西行;又闻新唐国将封唐 ...

阅读全文

《松窗梦语》,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 ...

阅读全文

《剪灯余话》是明代官员李昌祺著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书于明代永乐七年(1419)。该小说集多取材于元末明初,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亦有幽冥灵异人物。全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词采绚烂。该书仿瞿佑《剪灯新话》,取元末明初事实,以爱情故事为主,杂以幽冥灵异人物。卷一《长安夜行录》、卷二《鸾鸾传》、卷三《琼奴传》等,直写封建社会政洽黑暗与礼教残酷的罪恶,并肯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民主精神。卷一《何思明游酆都录》、卷四《泰山御史传》以阴间地府各种丑恶现象,抨击现实官场,劝人弃恶从善。卷二《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卷四《江庙泥神记》则写人与鬼神恋爱的故事。《剪灯余话》的创作经历了近七年时间。据《明史·李 ...

阅读全文

《剪灯新话》作者从明代至今一直存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明代诗人瞿佑撰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在明代洪武一年(1378)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剪灯新话》全书共4卷,附录1卷,共有传奇小说21篇。内容大多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其中少数篇章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较之宋代文言传奇,有情节新奇、辞语绮丽的特点。明代后期拟话本,常取材于此书。《剪灯新话》共4卷20篇,另有附录1篇。作者瞿佑曾亲身经历了元末的大动乱,因此,对社会动乱的展示和反思成为全书最主要的话题,诸如“山东大乱”“张氏夺印”(《三山福地记》),“姑苏之围”(《华亭逢故人记》),“方 ...

阅读全文

《汴京鸠异记》是明·李濂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取材宋代史传及野史笔记,分异人、异僧、道士、女冠、神仙、鬼怪、异事、异梦、神异、物异、技术、卜相、丹灶、杂记、阴德、报应等六类。所取皆为与汴京有关的奇诡怪异之事,各条多注以出处。故该书不仅具有地方色彩,且所取故事多精彩生动,对後代小说戏曲颇育影响。 是书《千顷堂书目》小说类著录,八卷。《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收有李濂《汴京遗迹志》二四卷,专记街道及建筑沿革,与此书并非一书。该书今有嘉靖二六年(1547)自刻本、《砚云乙编》、《申报馆丛书》诸本等。 ...

阅读全文

《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四卷,金元好问撰。好问(公元一一九○——一一五七)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析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续夷坚志》是作者晚年继宋洪迈《夷坚志》而作,虽然没有《夷坚志》那样大的篇幅,但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是继宋洪迈《夷坚志》、金元好问《续夷坚志》之后出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分前后两集,七门,共五百馀条。书中第一条《大元昌运》记元太祖、元太宗及元世祖事,显然为元人作品。其馀绝大部分为宋代故事,间有元代及前代的故事。此书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大部分是志怪故事,但也有少量条目记载了野史记载了野史佚文,似乎是根据前人的成书辑録的。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