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

 您搜索的关键字: ?

钟离权,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钟离权作为八仙之一,其形象特征是头梳髽髻,髯长过腹,手执扇子,袒胸露乳,一副豪爽大气的样子。唐朝时期,据《全唐诗续补遗》之《诗寄太原学士》记载,颍川庄绰跋云:昔维扬有何仙姑者,世以为谪仙,能与真灵接。一日,钟离过之,使治黄素,乃书此诗。吕公亦跋其后,令俟王学士至而授之。后数日,王古敏仲自贰卿出守会稽,至维扬访姑,即以与之。王秘不以示人。(注释:钟离权名字出现最早记录之一。)宋朝时期,据洪迈所撰《夷坚志》夷坚乙志·卷十二记载: 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廛间,妻独居,一髽髻道人来,求摘耏毛,先与钱二百,妻谢 ...

阅读全文

 应龙

应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与蚩尤作战,应龙、魃等帮助黄帝,最终蚩尤战败被杀。据《广雅》记载:应龙的形象特征为有翼。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应龙杀了蚩尤,又杀了夸父。)《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楚辞·天问》记载:“河海应龙,何画何历?”(传说应龙以尾巴画地形成江河入海,应龙是如何以尾画地的?江河是 ...

阅读全文

 鱼凫

鱼凫,传说中古蜀先王之一。《诗·大雅》曰:“凫,水鸟也。”鱼凫本为捕鱼之水鸟,被古蜀人视为部落图腾。由此可知,鱼凫时代的古蜀人或已由山野走向川泽,从采集经济走向渔猎经济,故有学者谓鱼凫氏是古蜀王序列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文物考古亦可见端倪:广汉三星堆自第二期文化开始已有鸟之器物,这当与柏灌氏取代蚕丛氏有关;而第三期之器物兼有鸟、鱼图案纹饰,可见鱼凫氏取代柏灌氏或许为历史事实。鱼凫王国为何消亡?如何消亡?历史文献记载仅寥寥数语。如《蜀王本纪》曰:“鱼凫田于滋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渝。”《华阳国志》亦载:“鱼凫王田于涌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而《太平御览》引《蜀王本纪》则说:“( ...

阅读全文

 柏灌

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六朝《文选·蜀都赋》、宋朝《太平御览》皆云蜀国“次王曰柏灌”。唯独《蜀王本纪》记载的叫“柏濩”(音货)。《艺文类聚》中说,“蜀王始曰蚕丛,次曰伯雍”,把柏灌换成了伯雍。由此可见,柏灌的生平,记载甚少。柏灌实际上是古蜀国前期部落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个阶段,柏灌氏羌族。为何关于柏灌的名字会有如此多的分歧?究其原因,历史上,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一般用史诗记载本族的历史。部落的祭司是这些史诗的保存者,一到祭祀、施法时,便吟唱出来,祭司死后,将史诗背给继任者,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古文献对于远古历史的记载,常常依据这些口传下来的史诗。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大抵也不会例外,当时的蜀人大 ...

阅读全文

 祝融

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五行神之一。历史文献中,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在部分文献中,祝融指三皇之一的祝融氏。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而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据《山海经》记载,祝融长着兽身人面,架乘着两条龙,直接听命于天帝。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据《广东新语》记载,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西周,《太公金匮》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该书说周武王伐纣以后,海内升平,风调雨顺,一个大雪之日,“五丈夫乘马车,从两骑,止王门外。”姜子牙遣人查明他们的身份,向武王禀报:“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风 ...

阅读全文

 共工

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炎帝后裔,祝融之子。在早期的文献中,共工是尧的臣子,之后演变为古帝王、部落首领,后再转变为神话中怒撞不周山、破坏天体秩序的天神。共工所处的时代,往前可追溯至高辛氏、颛顼、黄帝、炎帝等时期,往后则流传至舜、禹时期。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引《归藏·启筮》写道,共工长着人脸蛇身,头发为红色。《尚书·尧典》是最早记录共工的文献资料:“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尧帝说:“善于处理我们政务的是谁呢?”驩兜说:“啊!共工防救水灾已具有成效啊。”尧帝说:“唉!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谨,而气焰很高。”);“流 ...

阅读全文

 

鲧(gǔn),又作鮌、骨系(合字),禹的父亲,相传为颛顼之子(一说颛顼五世孙),字熙。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面),或说是创造城郭者(《世本·作篇》)。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彻底平息洪水灾祸,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一说因鲧与尧之子丹朱、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而 ...

阅读全文

 梼杌

梼杌(táo wù),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所谓“四凶”,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间四位残暴的部落首领,后来被杜撰为他们部落图腾的四种怪物。据《神异经》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它体格像老虎而毛类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而“梼杌”,较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大概意思是这人油盐不进,百姓就喊他“梼杌”。从这个意义上讲,梼杌有点像北方人讲的“棒槌”,一窍不通,因为梼就是舂的意思。《楚辞·九章·惜诵》:“梼 ...

阅读全文

 混沌

混沌,又作浑沌;是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之一 。先秦《左传》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分别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头羊身并且腋下长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穷奇”以及人头虎腿并长有野猪獠牙的“梼杌”。据《神异经·浑沌》记载,混沌的形象特征: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庄子叙“七窍出而浑沌死”故事。原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2]《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 儵 ,北海之帝为 忽 ...

阅读全文

 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也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龙经》有云:“狴犴好讼,亦曰宪章。”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此外,上虞区上浦镇冯浦村还有“狴犴龙舞”的文化习俗,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大约在900年前南宋的时候,有个专管牢狱的人叫犴裔。犴裔看管监狱时,对 ...

阅读全文

 睚眦

睚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豺身龙首,为龙和豺所生。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也作“压眦”。《升庵外集》:“龙生九子不成龙,七曰睚眦,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龙生九子老二,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 ...

阅读全文

 囚牛

囚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之长子,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长子。平生爱好音乐。《治世余闻》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 ...

阅读全文

我国古代没有“神话”这个词,但实际上,早期我国对于历史或者自然的种种猜测与推理,先人将这些猜测与推理融入他们构想的神话中,以神话对社会历史和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以神话表达自己各种情感和情绪体验,还用神话来达到沟通天人的目的。因此我国虽然没有“神话”这样一个词,但早期的不少故事都表现出了神话的特征,不少书中直接或间接收录的不少神话,虽然他们没有像西方神话那样成体系性的出现,但是他们散落在了寓言、小说、宗教、戏曲等等不同的形式之中,如《诗经》和《楚辞》中就保留了远古时期的不少神话,一些经典注解里也保留了早期的某些神话。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缺少神话呢?因为我国的神话往往被历史化,早期的人们知识 ...

阅读全文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中国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传说、历史、宗教和仪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通过口述、寓言、小说、仪式、舞蹈或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尚书》、《礼记》、《左传》、《列子》、《庄子》、《楚辞》、《国语》、《纬书集成》、《吕氏春秋》、《山海经》、《楚帛书》、《淮南子》、《史记》、《水经注》等古老典籍中发现,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 ...

阅读全文

《斩鬼传》又名《钟馗斩鬼传》《钟馗捉鬼传》《捉鬼传》《平鬼传》《钟馗传》《第九才子书》《斩鬼传》《说唐平鬼全传第九才子书》等,是清代刘璋作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全书十回。叙写钟馗死后,封为驱魔大神,为人间剿灭种种鬼魅的故事,借以抨击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全书以钟馗按鬼簿之录、出场先后之序,以之为线索,以各种鬼物的“能量”(即危害)大小定详略,组成了曲折多变的情节结构。夸张诙谐的手法和笔调,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斩鬼传》全书凡十回,叙钟馗斩鬼故事。唐代德宗年间,才高而貌丑的秀才钟馗到长安应试,为主考官韩愈、陆贽所重,取为第一。但朝见皇帝时,德宗嫌其貌丑,奸臣卢杞又乘机进言,要取消他的状元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