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十

 您搜索的关键字: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汉魏六朝以来道教经典,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在《道藏》编撰整理之前,已有道士收集道书,最著名的是东晋的“郑隐藏书”。郑隐共收集道书261种,1299卷。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葛洪将“郑隐藏书”分为“道经”与“诸符”两大类。南北朝时期是道书撰著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道书的汇集整理也分频繁。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得到宋明帝的支持,广罗各地道经,编成《三洞经书》,并撰《三洞经书目录》。《三洞经书》大约收集道书1228卷左右,为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经书目录。陆修静还确立了道书的“三洞”分类法,后来补入“四辅 ...

阅读全文

《三教搜神大全》是中国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典籍,元代成书,明代完本(1368-1644年),作者不详。内容记载着三大宗教各种神灵仙佛的神话传说故事,前后两集,共有七卷。《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刻本(明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近人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本(一说元板画像《新编连相搜神广记》的异名)翻刻,收入《丽 丛书》,与《道藏》本《搜神记》略同,后者无图,所收之神数量多於前者。卷首有叶德辉序,卷末有其跋。因搜集儒释道三教圣贤及诸神,故此名篇。《三教搜神大全》是记载众多著名神仙佛菩萨、妖魔鬼怪者的宗教神话典籍大全,结合三大宗教之中为主要人物列传,共收神 ...

阅读全文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共卷。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其中很多人物并不是道士但都均被葛洪“请入”传中。神仙传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神仙传》中故事众多,故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生动。如《栾巴传》写仙人栾巴为民除害的故事,中间说一庙鬼化作书生,骗太守许以女儿。栾巴见之,遂做法驱之,使庙鬼现形为老狸。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刻画了道教的法力,笔墨虽少,却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类似的故事还有《王远传》、《刘根传》、《吕恭传》等,均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该书记载古代传说中八五位神仙故事(王远传附蔡经传),大体继《列仙传》而 ...

阅读全文

 颛顼

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颛顼不是远古时代具体的人物名称,而是部落首领名称。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 。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苗蛮族群集团,史称“三苗”,而据多种史料分析,大约由女娲、盘古、颛顼、驩兜、祝融等族群组成。此外,据《左传》文公八年(公元前609年)记载,颛顼由“仓舒、 ...

阅读全文

 蚩尤

蚩尤,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中华三祖。一说为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兄弟八一人,相传以金属(铜)为兵器,后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据《述异记》记载:蚩尤氏的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孔子三朝记》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汉朝时期,《史记·卷一·本纪第一·五帝》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 ...

阅读全文

 炎帝

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诞辰:农历四月二六日出生地:陕西宝鸡姜水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 ...

阅读全文

 黄帝

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53]  ,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周人的古史系统有三次建构,周人逐步将祖先的时代提前,最终以黄帝为祖。 [37]  研究认为百濮民族有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边缘北上,形成了古羌族,古羌族后来又发展到了甘肃、青海、陕西一带被称为西戎、北狄 ...

阅读全文

 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记录于楚帛书中。《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 ...

阅读全文

 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 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鳌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对万物救助巨大的一位上古女神。相传她是华夏族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 ...

阅读全文

 盘古

盘古,又称盘古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由形如鸡卵的混沌之中孕育而生,沉睡而醒后将清浊二气上下撑开,形成了天地,最终因疲惫而倒,声与气以及身体各部分化为世间万物。盘古神话先以民间传说流传至东汉时代,直到三国时期才出现文字记载,最初见于唐代《艺文类聚》所引三国吴人徐整创作的《三五历记》,信仰主要流行于桐柏、泌阳一带。盘古氏,人祖也。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盘古氏,生参三才而赞两仪,子三皇而孙五帝,盖自是而人极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着。故曰:一气未分道在天地,两仪既判,道在圣人,盘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画,而有结绳,而有网罟人制,何者不自盘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而有衣裳,而有律吕之 ...

阅读全文

《太平广记》专收野史传记和以说家为主的杂著,书中神怪故事占的重最。作者: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王克贞、宋、吕仲等14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太平广记》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注明了来源,但偶尔有些错误,造成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因而不能根据它作出精确的统计了。书前有一个引用书目,共三百四三种,可是与书中实际引出数目并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后的人补加的。《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已经失传了, ...

阅读全文

明天就是春节了,今天来说一说关于“年”的传说,有记载说,关于“年”的传说都是清朝民国才开始流行的,此处也暂不去考证,仅做记录。传说一: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或366天,也就是一年)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 ...

阅读全文

《神异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共一卷,四七条。旧本题汉东方朔撰。书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尤其是关于东王公、穷奇、昆仑天柱、扶桑山玉鸡等的记载,是珍贵的神话资料。全书分东荒经、东南荒经、南荒经、西南荒经、西荒经、西北荒经、北荒经、东北荒经、中荒经等九章,显然是模仿《山海经》的。关于《神异经》的作者,历来有争议,历代学者除颜师古、南宋官定的 《中兴馆阁书目》卷四及高似孙认为是东方朔所撰之外,其它学者大都对其作者及其成书时代问题产生了疑问,其主要观点有二 : 其一为 《神异经 》非东方朔所撰,但是成书于汉代 。此说以金坛段玉裁为代表,段氏在《古文尚书撰异》中认为东汉末年服虔在其注释《左传》时 ...

阅读全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余个相异汉字。此文虽不属于志异怪录,但其亦和后世传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收录于此,其全文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 ...

阅读全文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被誉为海峡女神妈祖的诞辰纪念日。逢上这一天。庙会规模空前,尤其是福建甫田市湄洲岛上妈祖庙,张灯结彩,香烟缭绕,人山人海,余万善男信女虔诚祭拜。自幼得道  普救众生  妈祖姓林名默,莆田湄洲湾北岸忠门乡港里村人。据《林氏大宋谱》记载,是九牧林蕴的八世孙女,也是晋安郡王林禄的二二世孙女,是宋都巡检林愿第六女儿。公元九六0年三月二三日(农历)庚辰,林默出世,弥目不闻啼哭,因而名默。  林默从小聪颖,惹人喜爱。七岁时,父亲开始教学,秉解文义。岁时,便喜欢单独静坐在房间里读书。有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