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E

 您搜索的关键字: E

 角宿

角宿,亦称角星、角星官,是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第一,在七曜属木,以蛟象征,故称角木蛟。角宿天区包括11个星官,主要位于室女座,也包括后发座,长蛇座,半人马座和豺狼座的部分天区。主要的亮星有角宿一(室女座α)和角宿二(室女座ζ)。随着天空渐渐亮起来,角宿一与月亮也将逐渐变暗,消失在天空中。角宿内两颗主要亮星,即角宿一与角宿二,分别为青龙的右角和左角。又黄道穿过两星之间,故七曜诸星的运行轨迹亦多从两星间经过。古称“天门”或“天关”。星宿十二宫中,角宿星属女宫二足,秤宫二足。龙角,乃斗杀之首冲,故多凶。此星宿在春末夏初夜晚,出现 在南方天空,是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的星斗,日本古代称其为“真珠星” ...

阅读全文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上古时代中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 ...

阅读全文

 四灵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自昔称为四灵,算作祥瑞。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龙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 ...

阅读全文

 应龙

应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与蚩尤作战,应龙、魃等帮助黄帝,最终蚩尤战败被杀。据《广雅》记载:应龙的形象特征为有翼。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应龙杀了蚩尤,又杀了夸父。)《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楚辞·天问》记载:“河海应龙,何画何历?”(传说应龙以尾巴画地形成江河入海,应龙是如何以尾画地的?江河是 ...

阅读全文

 黄龙

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也是上古十大神兽之一,相传黄帝与大禹可能都是黄帝的化身。黄帝是人类的先祖之一,而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二位如此尊贵之人皆为黄龙的化身,足见黄龙在上古神兽中的地位之显赫。在五行思想中,一直是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的,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灵之长的说法,“中央黄为土”说的就是黄龙。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在皇帝的服饰及其它物件上,都绣有“黄龙”或“金龙”,而达官贵人及普通百姓,如果擅自使用黄龙的标识,就会犯下杀头的大罪,可能会夷灭三族甚至九族的。在北京故宫与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上可以见到黄龙,有人认为黄龙的地位已经被瑞兽黄麟替代,也有人将二者一视同仁,但实际上 ...

阅读全文

神兽是指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以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与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皆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这些生物在现实中大多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某些古代神兽在中国的占卜术中,尤其是奇门遁甲及六爻两门术数。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中国神兽分层: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与黄龙并称天官五兽,天之四灵与应龙、黄龙合为六大神兽。四灵 :麟、凤、龟、龙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在现代活态神话中已经不可再见,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太阳烛照的少数活跃只 ...

阅读全文

太阴幽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混沌开辟后产生的至阴之炁与太阴之精共同所化的圣兽, 为宇宙诸天中仅次于太阳烛照的圣兽。与太阳烛照不同的是,虽然太阴幽荧也曾被称作圣神,但更多的记载将其称作往圣。与太阳烛照共同化生四象圣兽,并为妖怪始祖。太阴幽荧是古中国居民的神话传说中的圣兽,在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关于太阴幽荧的起源实际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太阴幽荧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混沌所化两仪中的阴与盘古一眼结合而产生的圣兽。而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太阴幽荧的诞生没有盘古的参与,认为太阴幽荧是直接由“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阴变化而来的大道的化身。这一说法至少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开始流传的,比盘古神话更为古老,当代学者 ...

阅读全文

开明兽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出处是《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山守护神(天兽),是天界守门的某种动物,能看守天门的生物必然很强。《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它们具有相当勇猛的性格,身体象巨大的老虎,有九个头并且长着人脸,但是表情肃穆,始终瞪大眼睛环视昆仑,不让任何异常生物进入昆仑,保护了昆仑的和平安宁。 ...

阅读全文

 开明

开明(生卒年不详),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即鳖灵,荆(今湖北、湖南)人。传说鳖灵死,其尸流亡,溯江水上至成都,见蜀王杜宇,宇立为相,旋授以国位,号开明(即开明王朝)。因鳖灵生长于多江湖的荆楚,识水性,有治水经验,溯江西上,先至南安(今四川乐山),后至郫邑(望帝都城,即今成都市郫都区)见望帝。帝知其治水经验,任以为相,命其继续完成治水事业。及岷江水患平,蜀民安处,勤于耕稼,乃受禅得国,是为丛帝。丛帝名鳖灵,善治水,逐杜宇王蜀,建立开明王朝。开明王朝初定都郫邑(今成都市郫都区),后迁徙到成都(今成都市区)。历十二世,亡于秦。丛帝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望丛祠内,与望帝陵墓相邻。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有 ...

阅读全文

 杜宇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公元前1057年,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古蜀军队是伐纣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纣王的重要力量。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晚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在杜宇之前,统治古蜀的是鱼凫一族,据史书记载,鱼凫有一天前往湔山(今四川灌县境内)打猎,但却在那里突然“仙去”。亦有 ...

阅读全文

 鱼凫

鱼凫,传说中古蜀先王之一。《诗·大雅》曰:“凫,水鸟也。”鱼凫本为捕鱼之水鸟,被古蜀人视为部落图腾。由此可知,鱼凫时代的古蜀人或已由山野走向川泽,从采集经济走向渔猎经济,故有学者谓鱼凫氏是古蜀王序列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文物考古亦可见端倪:广汉三星堆自第二期文化开始已有鸟之器物,这当与柏灌氏取代蚕丛氏有关;而第三期之器物兼有鸟、鱼图案纹饰,可见鱼凫氏取代柏灌氏或许为历史事实。鱼凫王国为何消亡?如何消亡?历史文献记载仅寥寥数语。如《蜀王本纪》曰:“鱼凫田于滋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渝。”《华阳国志》亦载:“鱼凫王田于涌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而《太平御览》引《蜀王本纪》则说:“( ...

阅读全文

 柏灌

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六朝《文选·蜀都赋》、宋朝《太平御览》皆云蜀国“次王曰柏灌”。唯独《蜀王本纪》记载的叫“柏濩”(音货)。《艺文类聚》中说,“蜀王始曰蚕丛,次曰伯雍”,把柏灌换成了伯雍。由此可见,柏灌的生平,记载甚少。柏灌实际上是古蜀国前期部落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个阶段,柏灌氏羌族。为何关于柏灌的名字会有如此多的分歧?究其原因,历史上,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一般用史诗记载本族的历史。部落的祭司是这些史诗的保存者,一到祭祀、施法时,便吟唱出来,祭司死后,将史诗背给继任者,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古文献对于远古历史的记载,常常依据这些口传下来的史诗。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大抵也不会例外,当时的蜀人大 ...

阅读全文

 蚕丛

蚕丛(cán cóng),又称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他最早居住在岷山石室(今四川茂县北叠溪)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从《蜀王本纪》到今日川西地方民间口头故事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华阳国志-蜀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鱼凫田于湔山,得仙, ...

阅读全文

 祝融

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五行神之一。历史文献中,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在部分文献中,祝融指三皇之一的祝融氏。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而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据《山海经》记载,祝融长着兽身人面,架乘着两条龙,直接听命于天帝。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据《广东新语》记载,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西周,《太公金匮》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该书说周武王伐纣以后,海内升平,风调雨顺,一个大雪之日,“五丈夫乘马车,从两骑,止王门外。”姜子牙遣人查明他们的身份,向武王禀报:“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风 ...

阅读全文

 共工

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炎帝后裔,祝融之子。在早期的文献中,共工是尧的臣子,之后演变为古帝王、部落首领,后再转变为神话中怒撞不周山、破坏天体秩序的天神。共工所处的时代,往前可追溯至高辛氏、颛顼、黄帝、炎帝等时期,往后则流传至舜、禹时期。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引《归藏·启筮》写道,共工长着人脸蛇身,头发为红色。《尚书·尧典》是最早记录共工的文献资料:“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尧帝说:“善于处理我们政务的是谁呢?”驩兜说:“啊!共工防救水灾已具有成效啊。”尧帝说:“唉!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谨,而气焰很高。”);“流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