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渊

 您搜索的关键字:

孙不二(公元1119--1182年)孙姓,名富春,志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或称孙仙姑。金代宁海县(今山东牟平)人。本马丹阳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阳住其家,以“分梨”为喻点化孙不二与马丹阳。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孙不二于金莲堂出家。王重阳授之以天符云篆秘诀。大定十五年(1175年),往洛阳依凤仙姑,居其下洞。后六年道成。著作有《孙不二女丹次第诗》,《七言绝句七首》行于世。姑姓孙名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人也。生于宋徽宗 宣和元年己亥正月初五日,父曰忠显,母梦六鹤飞舞于庭 ,一鹤飞入怀中,觉而有娠,乃生仙姑。性聪慧,严礼法 。长适州之马宜甫即丹阳先生也,生三子,曰庭珍、庭瑞、庭珪 ...

阅读全文

师姓伍,自号冲虚子,龙门派字号守阳。父讳希德,号建斋先生,嘉靖乙卯(1555年)孝廉,壬戌科(1562年)会元,为权豪所夺,后为维摩州刺史。母王氏,先生为其季子也。生于大明万历二年甲戌(1574年)正月元旦午时,其父时为齐地青州府学教授。伍冲虚师承源可以追溯到张静虚(龙门派第四辈);张静虚,明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生于邳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邱真人北宗龙门静字仙派,在四川境内的碧阳洞遇仙师得道。受师命广开教门,后止传道李虚庵一人而已;李虚庵,法派名真元也。明嘉靖乙酉年(1525年)生于卢江县城西。初以医济世,乃结庵于城外,延访仙师。自19岁到55岁,万历己卯(1579年)张静虚行至六安 ...

阅读全文

净明道,为道教正一道教派,亦称净明忠孝道,始见于南宋绍兴年间。据道教传说,当时西山(在今江西南昌)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逊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净明大法”遂行于世。元初道士刘玉清整教法教理,正式采用“净明”为教派名称。主要经籍为《净明忠孝全书》,收于《正统道藏》太平部。道教教派之一。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天师许逊为祖师。江西净明道,以忠孝神仙、强调世俗伦理为其主要特色,学界多以为净明派乃是受理学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道派。净明派历史上有三个比较兴盛的时期,一个是唐朝初年胡慧超真人和万振天师的扶教,一个是宋朝何真公广度弟子,还有就是元朝刘玉真祖师的振兴,而各个时期都有其 ...

阅读全文

太一道由卫州(河南卫辉)人萧抱珍(1067一1166)创立,教传“太一三元法策”之术,祈禳呵禁,治病驱邪。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策法术,太一道独以此出名,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太一道创立的时间在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萧抱珍出生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农历三月二十四。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传教,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发展迅速。其教主要传太一三元法录,祈禳呵禁,治病驱邪等为内容,最后并入当时世界道教主流—— ...

阅读全文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1-3]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 ...

阅读全文

蓝采和,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记载,蓝采和是唐末至五代时人。蓝采和本为男子,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三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三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南唐时期,据沈汾所撰《续仙传》记载:“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一脚著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宋朝时期,据李昉所撰《太平广记》卷二十二 ...

阅读全文

 四灵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自昔称为四灵,算作祥瑞。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龙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 ...

阅读全文

开明兽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出处是《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南深三百仞。 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山守护神(天兽),是天界守门的某种动物,能看守天门的生物必然很强。《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它们具有相当勇猛的性格,身体象巨大的老虎,有九个头并且长着人脸,但是表情肃穆,始终瞪大眼睛环视昆仑,不让任何异常生物进入昆仑,保护了昆仑的和平安宁。 ...

阅读全文

 螭吻

螭吻,中国古代神兽,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九子,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殿脊的兽头之形是其遗像。这个装饰一直延用到21世纪。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部分民居会有小巧的螭吻。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 ...

阅读全文

 嘲风

嘲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第三子,为鳞虫之长、平生好险又好望,常以其形状作为殿角的装饰。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形象。《鉴类函·鳞介·龙》四引(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云:“龙生九子,……嘲风好险,形殿角上。”在中国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宫殿安置嘲风,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能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

阅读全文

 囚牛

囚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之长子,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长子。平生爱好音乐。《治世余闻》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 ...

阅读全文

紫微斗数,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最重要的支派之一。他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构成命盘,结合各宫的星群组合,牵系周易卦爻天文地理风水,来预测一个人的运势流程、吉凶祸福的。相对于四柱推命而言,其源更早,而又是同源而分流,故并称为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两大派别;而且紫微斗数推命术既具有道家宇宙观的神秘色彩,又具有注重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近代意蕴,在中国神秘文化中卓立特出,名列“五大神数”之首,号称“天下第一神数”。四柱八字推命是利用天干地支推演出未来,其组合多样复杂,却也类似于数学公式,只是每个符号意义多变性需要命理师多方面挖掘各种信息,好比在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提取一串代码,然后分析出这串 ...

阅读全文

我国古代没有“神话”这个词,但实际上,早期我国对于历史或者自然的种种猜测与推理,先人将这些猜测与推理融入他们构想的神话中,以神话对社会历史和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以神话表达自己各种情感和情绪体验,还用神话来达到沟通天人的目的。因此我国虽然没有“神话”这样一个词,但早期的不少故事都表现出了神话的特征,不少书中直接或间接收录的不少神话,虽然他们没有像西方神话那样成体系性的出现,但是他们散落在了寓言、小说、宗教、戏曲等等不同的形式之中,如《诗经》和《楚辞》中就保留了远古时期的不少神话,一些经典注解里也保留了早期的某些神话。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缺少神话呢?因为我国的神话往往被历史化,早期的人们知识 ...

阅读全文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中央天宫仙位表 :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阅读全文

《三洞经书目录》是陆修静编撰的道教历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此书已佚。道藏有某些学者认为他是模仿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该书著录经书的数目说法不一。有人认为18000卷,有人认为18100卷,有人认为1000卷,有人认为虚目1228卷,实为1090卷(这种说法最为研究者认可)。《三洞经书目录》首次提出了按照经书来源分类的方法,这也成为了此后编辑道教经书目录的指导思想。其地位被认为与佛教历史上首次编纂汉译佛教经录《综理众经目录》类似。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在教理教义、教规教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