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药

 您搜索的关键字:

 余元

余元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蓬莱岛一气仙,截教金灵圣母之徒,余化之师。生得面如蓝靛,赤发獠牙,身高一丈七八,凛凛威风,二目凶光冒出,坐金睛五云驼,使一尺三寸金光锉。有刀枪不入的金刚之躯,水火无惧。最终依靠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才将余元成功处死。姜子牙归国封神,封余元为水府星。余元传给余化化血神刀,伤了哪吒和雷震子,杨戬变成余化,从余元手中骗到了解,余元去追,结果被哮天犬所伤。后来徒弟余化被杀,余元出山为余化报仇,用金光锉作为兵器,群战姜子牙等人,招架不住,坐金睛五云驼逃走。土行孙夜盗五云驼,被余元捉住,收在如意乾坤袋中焚烧。惧留孙救走徒弟,并且用捆仙绳生擒余元,后交给姜子牙处决,可是 ...

阅读全文

 比干

比干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纣王的叔父兼亚相文臣,先王帝乙之弟,遭苏妲己(原形是九尾狐狸精)和胡喜媚(原形是九头雉鸡精)二妖所害而亡。因轩辕坟之巢被比干所烧,苏妲己请妖赴宴的狐妖子孙被比干下令剥皮制衣,为此报复比干,对纣王自言需要“七窍玲珑心”以救身疾,还让九头雉鸡精化身胡喜媚入宫为妃,扮作道姑怂恿纣王逼杀比干,比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剜心自戕,但因喝下之前姜子牙所赠的护脏符水得以续命,路遇一名卖无心菜的女贩,问之人若无心会如何,只要听到“人无心还活”一词就能免死,女贩却答曰人无心即死,结果比干突然死于非命,之后其魂魄入封神榜中,被姜子牙敕封为“文曲星官”之神,乃北斗星官之一。人物 ...

阅读全文

 吕岳

吕岳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截教门下的仙人之一,师父通天教主,九龙岛声名山的炼气士。道人打扮,穿大红袍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三目圆睁,骑金眼驼,武艺高强,且精通瘟疫法术,神通广大,又有三头六臂之能;手提指瘟双剑,且有形天印(列瘟印)、瘟疫钟、定形瘟幡、瘟癀伞、瘟丹、八卦台等多件法宝与兵器。座下收有五名弟子,分别是: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郑伦。两个师弟是陈庚、李平。吕岳修有独门制符炼器,还有制毒练的神通秘术,一旦施展,可以造成大范围致命伤害,挥手间收割百万生灵生命,堪称封神一绝!论群伤能力,放眼封神世界,除了罗宣、余德、毁天灭地的三教圣人、鸿钧老祖外,估计就是吕岳 ...

阅读全文

七窍玲珑心是指小说《封神演义》中比干拥有的一颗有七个洞的心脏,相传可以与世界万物交流,能使双目破除一切幻术(例如:苏妲己的狐妖之身),重伤者食用心脏可有治愈之效。《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记载,商纣王被妲己(九尾狐)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巅倒伦常,又宠信奸臣费仲、尤浑等至朝政腐坏,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责无旁贷,不时力谏纣王,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 ...

阅读全文

化血神刀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法宝,此刀如一道电光,中了刀痕,时刻即死。余化第二次下山,阻拦武王的伐纣大军,用化血神刀先伤哪吒,再伤雷震子,杨戬运起八九玄功,将元神遁出,挡住此刀,后变成余化模样,到余化之师余元处骗来解,给二人解毒。此刀由蓬莱岛一气仙余元所炼,赠徒弟余化对付周军。乃奇毒飞刀,曾毒伤哪吒和雷震子,杨戬仗八九玄功试毒,从师父玉鼎真人口中得知,余化之师余元先前炼有三粒解,后全被杨戬变成余化模样骗走,哪吒和雷震子解毒。 ...

阅读全文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为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构”。《度人经》是魏晋时期道教古灵宝派早期经典作品之一。主要叙述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昔于始青天中,大浮黎国,宝珠之内受元始天尊传授《度人经》。经文所宣扬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以及济度不分贵贱,只要人们诚心“修斋”“行香”“诵经”累积功德都可以消灾、登仙的修行方式,革除了早期道教中许多庸俗粗鄙的内容。 [2]它虽不是道教中最古的经,而是晚至东晋末始出世,但它却被后世道士奉为“众经之祖宗”。它相当程度上奠定了南北朝后道教的 尤其是其仙谱及宇宙论的面貌,唐初编纂《隋书》 ...

阅读全文

 石泰

石泰(1021年-1158年),字得之,号杏林,又号翠玄子,常州人。宋代道士,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石泰师从张伯端习金丹大道,后传道于薛道光。据载张伯端曾得罪凤州(今陕西凤县凤州镇)太守,被坐黥窜(指刺配),途中路过邠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境内之时,于酒肆偶遇石泰,因石泰之力终得赦免。张伯端认为石泰有德,而且应验其师刘海蟾当日“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之言,故将其所得金丹秘诀传予石泰。石泰受之,遂成张伯端弟子。石泰常行医救人,不图报答,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时久遂成林。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仙逝,世寿137岁。石泰传世的著述较少,今《道藏》太玄部收有其所著 ...

阅读全文

 许逊

许逊(239-374年),字敬之,豫章郡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附近)人。晋朝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个性聪颖,师从大洞君吴猛学道,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身,出任旌阳县令。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相传著有《灵剑子》《玉匣记》等道教经典。宁康二年,羽化,时年136岁。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追封“神功妙济真君”。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据道书记载, 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 ...

阅读全文

萧抱珍(1067~1166)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辉路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又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立教传道。又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立教传道。太一道创立后,于天眷初即“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寻以所居湫隘,不可揭香火斋洁之虔,乃于州东三清院故址,葺茆而庵”。其后,弟子侯元仙又在赵州及真定的家中,“各建太一堂,奉持香火,以符济人”。将太一道传至河北赵县、正定一带。金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萧抱珍之名,召赴阙,赐所居之庵名“太一万寿观”。于金大定六年(1166)腊月二十逝世。死前留下遗嘱,其后非 ...

阅读全文

 许逊

许逊(239-374年),字敬之,豫章郡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附近)人。晋朝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个性聪颖,师从大洞君吴猛学道,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身,出任旌阳县令。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相传著有《灵剑子》《玉匣记》等道教经典。宁康二年,羽化,时年136岁。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追封“神功妙济真君”。据道书记载, 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 始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闻豫章(南昌,或泛指江西)人吴猛得术士丁义神 ...

阅读全文

孙不二(公元1119--1182年)孙姓,名富春,志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或称孙仙姑。金代宁海县(今山东牟平)人。本马丹阳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阳住其家,以“分梨”为喻点化孙不二与马丹阳。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孙不二于金莲堂出家。王重阳授之以天符云篆秘诀。大定十五年(1175年),往洛阳依凤仙姑,居其下洞。后六年道成。著作有《孙不二女丹次第诗》,《七言绝句七首》行于世。姑姓孙名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人也。生于宋徽宗 宣和元年己亥正月初五日,父曰忠显,母梦六鹤飞舞于庭 ,一鹤飞入怀中,觉而有娠,乃生仙姑。性聪慧,严礼法 。长适州之马宜甫即丹阳先生也,生三子,曰庭珍、庭瑞、庭珪 ...

阅读全文

柳华阳(1736—?),洪都(今江西南昌)之乡人也。幼儿好佛,常怀方外想,在皖水双莲寺落发。后遇合伍冲虚传余秘旨,“豁然通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来之灵物。”夫修炼之道,非实语不足以证真诠,非实语不足辟虚妄”,所以著《慧命经》、《金仙正论》二书,“将佛宝流传,和盘托出,俾世之学者,睹此慧命经即若亲口相传,只须励志精勤,不必他山求助,则佛果可以立证,此余苦心求师悟道之本愿也。”因未了彻慧命之旨,幸遇合伍冲虚师传其秘旨,“豁然道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来之灵物”。此派修丹力主清静修持,仙佛合宗。伍、柳皆不言阴阳男女,强调修丹只用先天,忌用后天,尤重“一点真阳”之先天祖囗的炼养,认为内、外皆原本 ...

阅读全文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天台(今属浙江)人。北宋时期著名高道。敕封“紫阳真人”。自幼聪明好学,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年长任台州府吏,嘉祐二年(1057年),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治平初(1064年),陆诜任桂林知州,起用张伯端掌管机要,改知成都时,又随往。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诀。熙宁三年(1070年),陆诜卒,张伯端归台州,筑室山居,于熙宁八年(1075年)著成《悟真篇》。后出山转徙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事河东马处厚,于汉阴山中修炼。处厚被召,临行前,伯端托以 ...

阅读全文

萨守坚(生卒年不详),自称汾阳萨客,号全阳子,又称崇恩真君,亦称萨真人、萨真君、天枢领位真人,一说为蜀西河(今四川郫县唐昌镇)人,一说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中国南宋道教神霄一脉的代表人物。萨守坚年少时本为医师,因医术差强人意,开反使病人不治,于是弃医从道。早年在陕西路遇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三道人各授一法予萨守坚。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继先羽化之后,在峡口遇游青城的西河萨守坚,授其符法及《水调歌》一阕,并授书一缄、履一只。萨守坚后用咒枣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晚年寓居于福建泉州,以道术名世,从之游者数百。萨守坚以道术名世,在南宋、元 ...

阅读全文

 陈抟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 )(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或西蜀崇龛县,今四川安岳县)人。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