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山

 您搜索的关键字:

金葫芦,小说中的物品。最早出自《封神演义》,可育万千法器,为女娲娘娘所有。全书的第一件法宝,放于女娲娘娘后宫,其中所育招妖幡可以招天下妖魔。女娲娘娘用这个宝物招来轩辕坟三妖: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断送了成汤六百年基业。却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后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神将。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旛来,光分五彩,瑞 ...

阅读全文

诛仙四剑出自中国明代古典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原属于道祖鸿钧之宝,后于分宝岩上散发宝物时而亲传于三弟子,现为截教掌门的上清灵宝通天教主所有,是通天教主用于组成“诛仙阵”的四大宝剑,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诛仙四宝剑与及诛仙阵图同为截教法宝,而诛仙剑阵则是上古第一杀阵,其锐气、威力之强无人可挡,通天教主藉此物曾经力敌四圣,阻挡西周伐纣。通天教主曰:“此剑有四名,一曰诛仙剑,二曰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此剑倒悬门上,发雷震动,剑光一晃,任从他是万劫神仙,难逃此难。昔曾有赞,赞此宝剑: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 ...

阅读全文

轩辕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传说中的神兵利刃。轩辕剑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由众仙采首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轩辕剑”之名,首出《古今图书集成》收明·李承勋著《名剑记》载:《广黄帝东行纪》曰:「轩辕帝采首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帝崩葬乔,五百年後,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然遍寻古籍,并无《广黄帝东行记》一书,惟《广黄帝本行纪》,是题错抑或抄录出误已不可知,其中有载:其後有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而祭之,取 ...

阅读全文

乾坤袋拥有不可思议之力,内部有著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乾坤袋:弥勒所有,又称“如意乾坤袋”、“黄金袋”,专做储物之用。拥有不可思议之力,内部有著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袋中另有乾坤,称“袋中天”,应有尽有,取之不尽。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弥勒和如来两人是亲兄弟,弥勒是哥哥。那一年,天帝派他们两人下凡来管理人间,为了解决人间的一切困难和烦恼,天帝亲手交给他们一只乾坤袋。这只乾坤袋看着也不大,却很神奇,里边装满了人世间的一切好东西,随你什么金银财宝、五谷六畜、珍海味、绫罗绸缎、高楼大厦,凡是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应有尽有,而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有了这只乾坤袋, ...

阅读全文

玲珑塔,全名八宝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有收妖魔,镇鬼煞之能,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时仙神也能被收服。玲珑塔内共有七件举世无双的法宝,分别是三足金乌、瑰仙剑、惊神戟、乾坤尺、天罗伞、净世拂尘和战天刺。玲珑塔最神奇之处不在于塔内的宝物,而是它有着类似纳善镜中芥子乾坤般的另外一个世界,状若七层但不必七层,以逞道法之变化。相关传说传说,李靖夫人殷氏怀孕三年零六个月,得梦生下个肉球,李靖大惊,一剑砍去,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孩子。他手套金镯,腹围红绫,满地上走。这金镯和红绫系金光洞镇洞之宝——“乾坤圈”和“混天绫”,故当时满地红光,满屋异香。第二天,太乙真人登门道 ...

阅读全文

追日靴相传为夸父所有,凭此靴可以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如生羽翼。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经·海外北经》。相传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在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 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概非凡,而且还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那时候大地荒凉,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使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 ...

阅读全文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后羿是尧时候善射的人。传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 ...

阅读全文

女娲补天是中国的古代神话,出自对女娲的尊崇,中国很多地方的奇石都以补天遗石或补天遗品命名,也有不少名贵石的种类也被誉为补天遗石,如寿石、青田石、巴林石、雨花石等等。中国各地的奇石因所处位置奇特或不同于周边地貌,常常又被叫做飞来石。最著名的补天遗石是小说《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贾宝玉)和小说《西游记》里生出石猴孙悟空的补天石。大围景点“补天遗石”是五块巨石,两块在下面,三块凌空横架其上,中间形成一个拱桥形状。这是个令所有来大围的人都叹为观止的一个地方。相传,女娲补石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还剩下六块石头没用,一块弃在了青埂峰下,便是后来的通天宝玉演化出一部热闹的《红楼梦》,还有五块便扔在 ...

阅读全文

“盘古开天”的故事最早出现于三国,是徐整所作的《三五历纪》一书。此书后来遗失,部分内容存于《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艺文类聚》中关于“盘古开天”的描述是: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此处所述盘古开天时,并没有出现斧头。而在后世文集中关于“盘古开天”的记载中,却多有斧头出现。盘古用斧头的设定最早起源于明朝周游的小说,叫《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却说尔时西方世尊释迦牟 ...

阅读全文

郝大通(1140年1月24日-1212年),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东牟平)人。生于金熙宗天眷(1138—1141年)三年(1140年)正月初三日(1140年1月24日)。家世为宦族,故富饶。少孤,事母甚孝。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从关西至宁海传播全真教,见其资禀高古,聪颖不凡,有意感化其出家修道,连背肆而坐。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答曰:“君何不回头耶?”郝颇为所动,遂闭卜肆,前知返盖其根本知觉,分上夙有薰人三力故耳。”郝恍然大悟,忽忙下拜。遂于次年(1168年 ...

阅读全文

王处一(公元1142--1217)号玉阳子(一说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宁海东牟(今东乳)人。 [1]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师事王重阳,长期隐居昆嵛烟霞洞。后玉阳独去文登铁槎(今属荣成市)云光洞结庵,苦心修炼9年,被称为“铁脚仙人”。 后下西行传真布道,足迹遍及东、陕西、西、北京等地,在中国北方产生极大影响。王处一,号玉阳子,宁海东牟(今威海乳)人。母亲周氏于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1142)三月十八日梦见红霞绕身而生处一。处一幼年丧父,事奉母亲至孝。体貌魁梧,从小不喜欢嬉戏,而好诵读云霞方外语句。七岁时曾经气绝仆地,很久才醒。母亲惊问:“你怎么会这样?”回答说:“ ...

阅读全文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东省)人,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因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 丘处机19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追随左右,甚契玄机,与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合称“全真七子”。王重阳羽化后,他在陕西磻溪洞穴中住了6年,苦心修道。后来又隐居在龙门(今陕西宝鸡境内)励志精修7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借口,下诏禁罢道教,丘处机于是东归栖霞。贞祐二年(1214)秋季,请命招安东杨安儿义军,获得成功。金庭与南宋 ...

阅读全文

刘德仁(公元1122-1180),道教教派大道教(也称真大道)的创始人,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东)人。金大定(公元1161—1189)初,金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后赐号“东岳真人”,元代被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刘德仁在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遇一老叟,得授“玄妙道诀”,于是敷陈《老子道德经》,释《道德经》要义,吸取部分儒、释思想,传教天下。一时间“传其道者几遍中国”。刘德仁的大道教(也称真大道)传至第五代,逐渐衰落,或合于全真道。刘德仁作有九条戒法传习门徒,其内容主要为忠君孝亲,诚以待人,清净无邪,安贫乐道,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不盗窃,不饮酒,不骄盈。他主张修炼方法为“见素抱朴、 ...

阅读全文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众甫等,号海琼子、海蟾、琼道人、海南翁等。世称紫清先生。琼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县石镇典读村)人。祖籍福建闽清人,南宋道士。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南宗五祖”之一。内丹理论家,诗人。白玉蟾6岁丧父,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儋州松林岭。23岁时,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后入住武夷止止庵,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黎母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后往来于罗浮、武夷、九曲等名,收徒传道,授彭耜、留元长、等著名道士。其内丹修炼的中心为精、气 ...

阅读全文

 陈楠

陈楠,泥丸翠虚真人,字南木,号翠虚。南宋惠州博罗县(今广东惠阳东)白水岩人。曾以盘拢箍桶为业,后薛道光授以“太乙刀圭金丹法决”,又黎姥神人传予“景霄大雷琅书”,勤心修炼,道业大成。以济世教化利人为旨,常捻土为人治病,人称之为“陈泥九”、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摇道象院事。著有《翠虚篇》行世。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一云四年(1211)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水解飞升。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陈楠惠州博罗县白水岩人,以盘拢箍桶为生,浮湛俗间,人无知者,作《盘找箍桶颂》。《盘拢颂》云:“终日盘盘圆又圆,中间一位土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箍桶颂})云:“有漏教无漏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