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通

 您搜索的关键字:

火龙标是属于商纣潼关守将陈桐的武器,出自于明代古典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之中,可投掷打杀敌人,最终被黄天化收去。话说二将拨马,往来冲突,二十回合。陈桐非飞虎敌手,料不能胜,掩一戟拨马就走。飞虎怒气冲空,大喝一声:“决拿此贼以泄吾恨!”望前赶来。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一标打来,飞虎叫声:“不好!”躲不及,一标从胁下打来。可怜:万丈神光从此灭,将军撞下战驹来。诗曰:标发飞烟焰,光华似异珍,逢将穿心过,中马倒埃尘。安邦无价宝,治国正乾坤。今日伤飞虎,万死落沉沦。黄飞虎被火龙标打下五色神牛。黄明、周纪见主将落骑,催马向前,大喝曰 ...

阅读全文

八棱双银锤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兵器,是玉虚第三代弟子黄天化常用的主战武器,为两柄大铁锤,一手一柄,重且大,可攻可守,多用于近身战斗。《封神演义》第40回:黄天化随师至桃园中。真君传二柄锤。天化见而即会,精熟停当,无不了然。《封神演义》第41回:悟道高山十六春,仙传道术最灵。潼关曾救生身父,莫邪宝剑斩陈桐。束发金冠飞烈焰,大红袍上绣团龙。连环砌就金锁铠,腰下绒绦左右分。两柄银锤生八楞,稳坐走阵玉麒麟。奉命特来收四将,西岐城外立头功。旗开拱手黄天化,封神榜上炳灵公。 ...

阅读全文

攒心钉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法宝。在封神原著中,是阐教十二仙之一清虚道德真君赠与徒儿黄天化的法宝,黄天化利用此宝将魔家四将全部杀死,还曾用此宝打伤辛环肉翅,打羽翼仙右臂。话说黄天化发出攒心钉,正中魔礼青前心,不觉穿心而过。只见魔礼青大叫一声,跌倒在地。魔礼红见兄长打倒在地,心中大怒,急忙跑出阵来,把方天戟一摆,紧紧赶来。黄天化收回钉,仍复打来。魔礼红躲不及,又中前心。此钉见心才过,响一声,跌在尘埃。魔礼海大呼曰:“小畜生!将何物伤吾二兄?”急出时,早被黄天化连发此钉,又将魔礼海打中。也是该四天王命绝,正遇丙灵公,此乃天数。只有魔礼寿见三兄死于非命,心中甚是大怒,忙忙走出,用手往豹皮囊 ...

阅读全文

阴阳剑:是中国古代明朝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之中哪吒所用的兵器之一,由太乙真人所赠,为一对仙家宝剑,连同九龙神火罩一起交给哪吒;此剑一阴一阳,分为两把,又称阴阳双剑。其在封神原文的七十六回中所得,为哪吒施展三头八臂的法身时所使用。虽然是哪吒的武器之一,但知名度远不如哪吒的其他武器,属于一件冷门少见的兵器。阴阳剑是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仙家武器之一,为哪吒所用,是其师太乙真人传给哪吒的神兵利器之一,分为阴阳两把,乃一对双剑,出现于封神原著中的第76回目录。此宝在原作中并无详细介绍,出现次数也极少,是在哪吒习得三头八臂的神后,还有三手空闲,用来凑数的兵器之一。阴阳双剑则作为哪吒变身成“三头八 ...

阅读全文

风火轮,是中国神话传说家喻户晓的哪吒法宝之一;双轮转动间有风与火之声,左右二轮生风喷火,故称风火轮。此宝记载于——明代《封神演义》、清代《锋剑春秋》、《狐狸缘全传》等文学神仙小说;由哪吒之师太乙真人所传授,乃是一对双重法宝,二轮蕴藏风火之势,可踩在双脚下作为飞行工具,同时也是辅助哪吒空战时的法器,作用类似坐骑。踏上其轮,念动咒语,轮上起火,足下生风,旋转而动,可高速行空,上天入地,日行万里,能飞能战,无所不到,纵横天下无阻碍;在空中飞行时施展灵符秘诀之法,随意控制移动方向和高低速度。与套装兵器火尖枪相配。双轮暗藏风火之力,可踏在脚下作为交工具,飞快如风,火速冲天,无处不到,独步天下,红红火火 ...

阅读全文

混天绫,是一条七尺长的红绫,乃束体之宝,能自动捆绑敌人、改变长度,即使剪断了也能自动修复。为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神话人物哪吒的法宝之一;护体的护身宝物,属于控制型法器,此宝具有包卷万物,翻江倒海的神力,代表宇宙混沌。原是乾元山金光洞里的一件仙家法宝,由太乙真人传于哪吒作为伴身武器,此宝和乾坤圈相配,和哪吒一起出生,其色正红,其形正长,至风至柔,裹敌缠身,象征云,故其威力可以混沌日月星空,江河湖海洋劈波斩浪。《封神演义》原书提到,哪吒洗澡时用混天绫翻江倒海,令整个龙宫产生巨大晃动,使劲摇晃就能引发出更强大的威力,晃一晃地动山摇,颠一颠山崩海啸,映红了水色,连河带海震荡龙王水府,造成大骚动使 ...

阅读全文

照妖鉴出自明代古典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是阐教门人云中子的法宝,一面铜镜,可以照出妖魔的原形。后来被杨戬借用,曾用来照孔宣,却照不出对方真身。《封神演义》第63回:西歧擒了马善,却是刀劈不死,火烧不亡。无奈之下杨戬去借了照妖鉴,方知他原来是灵鹫山上一盏灯头火。 [2] 原文描写:只见杨戬上殿,对子牙曰:“弟子往九仙山探听虚实,看是如何。二则再往终南山,见云中子师叔,去借照妖鉴来,看马善是甚么东西,方可治之。”子牙许之。杨戬离了九仙山,径往终南山来,须臾而至;进洞府,见云中子行礼,口称:“师叔,今西岐来了一人,名曰马善,诛斩不得,水火亦不能伤他,不知何物作怪,特借老师照妖鉴一用;俊除此妖邪,即当 ...

阅读全文

六魂幡,为明代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之中的仙家法宝之一,威力巨大无比;其为截教圣人——天教主所有。此幡呈三角状,幡下有六条幡尾轻轻飘扬。为天教主的绝世杀手锏。封神之战时,天教主摆下万仙阵,曾希望凭借此宝一举挽回截教颓势。奈何门人长耳定光仙背叛截教,以至于天教主功败垂成。《封神演义》小说云——根据天教主的说法,就算是法力顶级的先天圣人也难以幸免此幡的威力。在万仙阵被破后,天教主打算使用六魂幡对付老子、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四位大罗圣人,外加姜子牙与周武王姬发。原著是这样形容的:“此幡有六尾,尾上书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老子、元始、武王、姜尚六人姓名,早晚用符印,待拜完之日,将此幡摇 ...

阅读全文

诛仙四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是天教主所摆阵法用到的四把仙剑,加上诛仙阵图构成即可组合成鸿蒙开辟以来天道第一杀阵的“诛仙阵”。诛仙四剑出自中国明代古典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原属于道祖鸿钧之宝,后于分宝岩上散发宝物时而亲传于三弟子,现为截教掌门的上清灵宝天教主所有,是天教主用于组成“诛仙阵”的四大宝剑,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诛仙四宝剑与及诛仙阵图同为截教法宝,而诛仙剑阵则是上古第一杀阵,其锐气、威力之强无人可挡,天教主藉此物曾经力敌四圣,阻挡西周伐纣。天教主曰:“此剑有四名,一曰诛仙剑,二曰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此剑倒悬门上,发雷 ...

阅读全文

太极图出自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人教(阐教)的强大法宝之一,三大先天至宝之一,天道圣人~太上老君的镇道至宝,至高无上的开天圣器。呈混沌阴阳色。显现“大道无极”之象(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变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九宫)。太极图周身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图外“大道谶言”环绕其上、图内“天道符箓”隐现其中。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九彩瑞气震慑诸天寰宇。拥有平定地水火风之威、转化阴阳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机之功、包罗大千万象之能。太极图玄妙无限、造化无穷,可化解一切攻击,无视任何防御。太极图展,天地动容、日月变色,无上至宝之威显露无疑。太极图第一: ...

阅读全文

招妖幡是小说中的物品。最早出自《封神演义》,女娲法宝,可召命天下妖族。其性质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是洪荒小说体系中,为妖族种族至宝,是妖族之主的象征。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幡杆如那宫大梁,幡面招展,其上空空蒙蒙,似有黑白二气,黑白二气之中,却有碧绿蝌蚪小文来回游动。洪荒小说体系中,为妖族种族至宝,是妖族之主的象征。唤三界亿万妖众之物,只一摇动,凡乃妖教子民,都要前来。《封神演义》中,女娲曾用金葫芦中招妖幡唤来轩辕坟三妖:九尾狐狸精、九尾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三妖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却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 ...

阅读全文

诛仙四剑出自中国明代古典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原属于道祖鸿钧之宝,后于分宝岩上散发宝物时而亲传于三弟子,现为截教掌门的上清灵宝天教主所有,是天教主用于组成“诛仙阵”的四大宝剑,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诛仙四宝剑与及诛仙阵图同为截教法宝,而诛仙剑阵则是上古第一杀阵,其锐气、威力之强无人可挡,天教主藉此物曾经力敌四圣,阻挡西周伐纣。天教主曰:“此剑有四名,一曰诛仙剑,二曰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此剑倒悬门上,发雷震动,剑光一晃,任从他是万劫神仙,难逃此难。昔曾有赞,赞此宝剑: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 ...

阅读全文

女娲补天是中国的古代神话,出自对女娲的尊崇,中国很多地方的奇石都以补天遗石或补天遗品命名,也有不少名贵石的种类也被誉为补天遗石,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雨花石等等。中国各地的奇石因所处位置奇特或不同于周边地貌,常常又被叫做飞来石。最著名的补天遗石是小说《红楼梦》里的灵宝玉(贾宝玉)和小说《西游记》里生出石猴孙悟空的补天石。大围山景点“补天遗石”是五块巨石,两块在下面,三块凌空横架其上,中间形成一个拱桥形状。这是个令所有来大围山的人都叹为观止的一个地方。相传,女娲补石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还剩下六块石头没用,一块弃在了青埂峰下,便是后来的天宝玉演化出一部热闹的《红楼梦》,还有五块便扔在 ...

阅读全文

“盘古开天”的故事最早出现于三国,是徐整所作的《三五历纪》一书。此书后来遗失,部分内容存于《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艺文类聚》中关于“盘古开天”的描述是: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此处所述盘古开天时,并没有出现斧头。而在后世文集中关于“盘古开天”的记载中,却多有斧头出现。盘古用斧头的设定最早起源于明朝周游的小说,叫《开辟衍绎俗志传》。却说尔时西方世尊释迦牟 ...

阅读全文

郝大(1140年1月24日-1212年),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宁海(今山东牟平)人。生于金熙宗天眷(1138—1141年)三年(1140年)正月初三日(1140年1月24日)。家世为宦族,故富饶。少孤,事母甚孝。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从关西至宁海传播全真教,见其资禀高古,聪颖不凡,有意感化其出家修道,连背肆而坐。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答曰:“君何不回头耶?”郝颇为所动,遂闭卜肆,前知返盖其根本知觉,分上夙有薰人三力故耳。”郝恍然大悟,忽忙下拜。遂于次年(1168年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