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渊

 您搜索的关键字:

 岱舆

岱舆,亦称岱屿。出自春秋战国典籍《列子·汤问》。是先秦神话中东海外仙山,后来漂流到北极,沉入大海。《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 ...

阅读全文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龙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始祖”。又因为应龙背上长有双翼,而有辅翼者,才可以算得上是“真龙”。《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论衡》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广雅》记载,龙有蛟 ...

阅读全文

 柏高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亦传说为尧时高士。出自《山海经·海内经》。亦作“柏子高”、"柏成子高"、“柏成子皋”、"伯成子高"、“柏成”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山海经·海内经》:“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一O七》:郾阳县有附山,上有仙人 白子高 坛兼祠宇。有猛兽恒依此祠,不为人害。《鉴类函·卷三九二》引《世语》日:白子高 少好隐沦之术,常为美酒给道客。一且有四 ...

阅读全文

 天帝

天帝是中国神话中的最高主宰,统治诸天万界的帝王,随着朝代不同最高神有时会发生变化,例如商周尊“昊天上帝”,秦襄公祭白帝,秦宣公祀青帝,灵公祭祀炎黄二帝,秦统一后祭祀以上四帝,西汉在四帝的基础上加入黑帝,称为五方上帝,东汉起则以泰一为至高神,凌驾于五方之上。唐代以昊天上帝作为天帝独祀或祭祀“六天”(昊天上帝与五方帝)。《荀子·政论》:“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清]唐甄《潜书·得师》:“(天子)居位如天帝,失位不如农夫。”[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 ...

阅读全文

 刑天

刑天,本作形夭,又作形天、邢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和黄帝(一说天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失了首级后,以自身双乳作眼、肚脐为嘴的形态存活,双手各持一柄利斧和一面盾牌作战。先秦时期《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形夭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形夭与黄帝(或天帝)在此争夺神位,黄帝砍断了刑天的头,并将其埋葬在常羊之山中。于是刑天把胸前两个乳头化为一双眼睛,并将肚脐当成嘴巴,一手执斧一手拿盾,不停挥舞,再战黄帝)西汉时期《淮南子·地形训》记载:“西方有形残之尸”,东汉高诱注本:“一说曰:形残之尸,于是以两乳为目 ...

阅读全文

 夸父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又名博父、举父,夸父是幽冥神、地母后土(厚土娘娘)的孙儿。据《山海经》记载,夸父形体巨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夸父存在兽、人、神三种形态。他不怕困难、英勇无畏,有着为民着想、为民造福的精神。先秦时期,《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黄蛇。夸父和太阳赛跑,最终在路上渴死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大荒之中,有山 ...

阅读全文

 娥皇

娥皇又称娥肓、娥娙,姓伊祁氏,中国上古人物。因出生于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顺平),而姓伊祁氏,是五帝之一帝喾的孙女、唐尧伊祁放勋的长女,和妹妹女英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亲生儿子商均。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因娥皇女英的帮助而脱险。后舜帝南巡苍梧而死,崩葬九嶷山。二妃千里寻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竹上生斑,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娥皇又作娥肓、娥娙。相传为尧之女,舜之正妃。引自《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娥皇:中国上古人物,华夏族,帝喾的孙女、帝尧的长女,帝舜的妻子。她又称娥肓、娥娙,姓伊祁氏,和妹妹女英同时嫁给了帝舜。她 ...

阅读全文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 之外, 甘水 之闲,有 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 羲和 ,方浴日於 甘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 甘山 者, 甘水 出焉,生 甘 。” 袁珂 校注:“所谓 甘 、 汤谷 、 穷桑 盖一地也。”海外东经《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大荒东经《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甘水出焉”。 [2]大荒南经《山海经.大 ...

阅读全文

《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辑录的民俗著作。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汉以前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后人卢文弨《群书拾补》中辑有《风俗通逸文》多条,系十一卷补之所逸,中有“女娲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话,皆为首见于记录者。《风俗通义》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隋书》经籍志入杂家类。今本每篇为一卷,各卷皆有篇名,篇下有条目。条目下先陈述其事,再加案语以辨证得失。其考证掌故与《白虎通义》类似,辨谬正俗一如《 ...

阅读全文

 强良

强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虎首人身,拿两条黄蛇的神。《山海经》中《大荒北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山海经》中记载的这位“强良”,在印地安古神话中也隐约可见。印地安人最尊崇的老一辈众神中为首的有三人,其中之一名叫“沃拉冈”。其与“强良”在读音和年代上都十分接近,同是两个最为古老的大神,又都居住在白令海峡两岸,这两个名字之间应该有某种源。美洲很多原始部落是以各类飞鸟为图腾的,这也是一条重要线索。因为图腾从根本上讲,就是原始人类认祖归宗的标识。不属于百鸟部落的民族,就不会崇拜百鸟部落的图腾。从地理上看,在东亚大陆的北方, ...

阅读全文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牛僧孺撰。原十卷,今本一卷。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之讳,改名《幽怪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玄怪录》是中唐著名的传奇小说,牛僧孺撰。鲁迅说:“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中国小说史略》)其中所收作品,多托言隋唐以前事。记唐代之事,亦以德宗贞元以前者为多。此书可能结集于贞元至元和年间。因长庆年间以后,作者已为高官显宦,又热衷党争,恐无闲情再作此等小说。至于个别作于文宗大和年间,可能是辑录者不慎由他书窜入。此书旨趣大都涉及神仙道术、定命再生、鬼怪妖物等内容,这 ...

阅读全文

原名《传奇》,唐裴铏撰。铏生平不见史载,据《全唐文》和《唐诗纪事》等,知其咸通八年(867)为静海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衔,乾符五年(878)为成都节度副使加御史大夫衔。书中除《王居贞》篇外,各篇皆系以历史年代,其中最晚的《陶尹二君》和《宁茵》二篇系宣宗大中年间事;又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以其为温卷之作,据此今人周楞伽认为成书于咸通末年,“至迟不出乾符初”作者显达之时(见《裴铏传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书中多记神仙怪异之事,尤以豪侠故事最为著名,如《昆仑奴》篇为世代传诵。书中人仙、人鬼的恋爱故事如《裴航》篇也别具一格,极具浪漫色彩。全书内容虚实相结合,情节生动,构思精巧 ...

阅读全文

 陈楠

陈楠,泥丸翠虚真人,字南木,号翠虚。南宋惠州博罗县(今广东惠阳东)白水岩人。曾以盘拢箍桶为业,后薛道光授以“太乙刀圭金丹法决”,又黎姥山神人传予“景霄大雷琅书”,勤心修炼,道业大成。以济世教化利人为旨,常捻土为人治病,人称之为“陈泥九”、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摇道象院事。著有《翠虚篇》行世。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一云四年(1211)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水解飞升。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陈楠惠州博罗县白水岩人,以盘拢箍桶为生,浮湛俗间,人无知者,作《盘找箍桶颂》。《盘拢颂》云:“终日盘盘圆又圆,中间一位土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箍桶颂})云:“有漏教无漏 ...

阅读全文

张与材 (?—1316)字国梁,号广微子,宗演之次子。天资仁厚,善诗文并工于写竹画,大字草书(见《书史会要》卷七),画龙尤妙。相传其画龙变化不测,了无粉本,求者鳞集。晚年因道教事务之故,很少动笔。据《丹青志》云:“人有绢素,辄呼曰:‘画龙来!'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汉天师世家》说他“书翰精奇”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嗣教,上遣使赐冠服玉佩,俾掌教事。元贞二年授“太素凝神广道真人,封其母为“玄真妙应仙姑”。《汉天师世家》载:“俾自给牒度道士,免宫观差役,护法箓”。大德二年(1298年),奉诏建醮于杭州佑圣观,投铁符以治潮患。《元史》说:“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武 ...

阅读全文

张宗演 (1244年—1292年) ,字世传,号简斋,贵溪县 (今江西省贵溪市) 人。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六代张天师,性静,少颖敏,年十九嗣教。南宋咸淳年问(1265—1274),上饶大旱,守臣唐震请他祈雨,马上应允。《汉天师世家》载: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平定江南,遣使征召。元世祖对他说:“昔己未年(1259),朕次鄂渚,尝令王一清往访卿父,卿父使报朕日,后二十年当混一天下,神仙之言于今验矣。”因命坐赐宴。同年六月,设醮于内廷,次年,又醮于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封“演道灵应冲和真人”,命主领江南道教,仍赐二品银印,得自给牒度人为道士,路设道录司,州设道正司,县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