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史

 您搜索的关键字:

 华胥

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在华夏文明中位列“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由此兴盛。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相传她踩雷神(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传嗣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部族生存,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游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 ...

阅读全文

 扶桑

扶桑树,古代传说中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也说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只是大羿站在上面射日,将其踩断,人神冥三界才难以联络的。关于扶桑的来历,古文献多有记载。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

阅读全文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龙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始祖”。又因为应龙背上长有双翼,而有辅翼者,才可以算得上是“真龙”。《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论衡》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广雅》记载,龙有蛟 ...

阅读全文

 

凤本意凤鸟,原指凤鸟中的雄鸟,后因凤凰合体,成为凤凰的简称。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国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比喻有圣德之人。它由来已久,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瑞鸟,经过对其原始形象的增饰逐渐演化而来。有说法其形象参考了红腹锦鸡等鸟类。凤与龙、麟、龟一起并称“礼记四灵”。也被视为中华精神之鸟,是原始先民太阳崇拜和鸟图腾的融合与神化。《镡津文集》“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等记载可知,应龙是凤凰的祖先。《尚书·虞书·益稷》记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传:“雄曰凤,雌曰皇。”至其总称,则惟曰凤。《禽经》记载:“凤雄凰雌。凤,鸿前,麟后,蛇首,鱼尾,龙纹,龟身,燕颔,鸡喙,骈翼。 ...

阅读全文

 柏高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亦传说为尧时高士。出自《山海经·海内经》。亦作“柏子高”、"柏成子高"、“柏成子皋”、"伯成子高"、“柏成”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山海经·海内经》:“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一O七》:郾阳县有附山,上有仙人 白子高 坛兼祠宇。有猛兽恒依此祠,不为人害。《渊鉴类函·卷三九二》引《世语》日:白子高 少好隐沦之术,常为美酒给道客。一且有四 ...

阅读全文

 王乔

王乔,相传是蜀人,在邢台为柏人(今隆尧柏人城)县令数年,后弃官在邢台隆尧的宣务山修炼道术,得道后骑白鹤升天。王乔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下洞八仙中影响较大的一位。 根据明朝《贺升平群仙庆寿》中记载,这下洞八仙是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王乔的出名不仅仅因为他被列入下洞八仙,更主要是因为他乘鹤仙去的神奇历和他的行气吐纳术,成为后世修炼家奉为圭臬。王乔:古代神话人物、道教崇奉的神仙。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太子、王氏始祖,本名姬晋,字子乔,自幼聪明而有胆识。据说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正赶上连降大雨,洛邑附近的谷水和洛水合流,洪水漫过了堤岸,几乎要冲毁王宫。灵王着了急,忙命人 ...

阅读全文

姬满,周穆王(?-约前922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天子。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也是中国古代籍记载的首位旅行家。周穆王富于传奇色彩,在位期间,曾西伐犬戎,南平荆蛮,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东征平定徐国。周穆王颁《吕刑》,形成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制度文明。周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致使犬戎与周人关系严重恶化。其后犬戎屡屡犯边,战事不息,乃致穆王被迫迁都于西郑。西晋汲冢古墓出士的《穆天子传》,记穆王西游有关传说,尤多神话色彩。中年即位周昭王十九年(前977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崩于汉水。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五位帝王,是为周穆王。臩命刑书周穆王统治初期,没 ...

阅读全文

指山神在《山海经》中对山神的描述多有“操蛇”之语。可见自上古先民始就有此类描述,故操蛇之神乃山神。《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典故: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jì)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正好与之相互印证。指真武大帝《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玄武也 ...

阅读全文

夏后氏,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称,夏朝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先秦时代姓、氏含义不同,夏后氏为姒姓。据书记载,在“三皇五帝”之中,“五帝”的首位就是黄帝,所以,后人就把轩辕黄帝称作了华夏族的始祖。在轩辕之后,就出现了:帝喾、唐尧、夏禹等人。大禹是轩辕的嫡系,是夏后氏族部落的领袖。后字的含义变化:1、早期都是指君主(由司而来,高于司),商代是后和王字换用,《说文解字》说“后者君也”。2、西周时期周王称天子,后字则用于指王妻,太后即老王的妻。3、现代推行简化字,“後”简写为“后”。据《竹书纪年》载,夏代多位君主称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羿”、“后少康”、 ...

阅读全文

 空桑

空桑,古代中国传说中地名,出自《山海经》。空桑也是上古地区名,沿用至东周晚期,主要指今鲁西豫东地区(此地区属于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古兖州主要区域在今山东西南部的菏泽与济宁,以及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等地)。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又因是商代名相伊尹和圣人孔子的出生地而出名。《吕氏春秋》记载:“先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居。”《春秋孔演图》一书中说:“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坡,睡,梦黑帝使清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路》:“空桑者,兖卤也,其地广绝。高阳氏所尝居,皇甫谧所谓‘广桑之野’者。”《荒》:“空桑,兖地也,一曰‘广桑’。”《说文》:“卤,咸地。”可 ...

阅读全文

 巨迹

巨迹,释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巨人足迹。《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子即周始祖后稷。晋 张华《博物志》卷五:“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裴松之注引《献帝传》:“巨迹瑞应,皆为圣人兴。”晋张湛《列子·天瑞》:“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羊奚比乎不荀,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宋 苏轼《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蹑飞鞚。”王十朋 注:“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 ...

阅读全文

 后稷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尊为稷王(也称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为童时,好种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舜之相,司农之神。后稷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被认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记·周本纪》载: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而生弃。稷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喾的元妃。父帝喾,母姜嫄(“帝喾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玺”)。《山海经》:帝俊生后稷。稷少年时,被父母所弃。《诗经大雅生民》描述后稷是其母姜嫄踏着上帝脚印生出来的,后被唐尧提携为相 ...

阅读全文

 思士

思士,语出《列子·天瑞》:“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郭璞注:“言其人直思而气通,魄合而生子,此庄子所谓‘白腾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之类也(内数字与今本小异,从《太平御览》卷五O引改。又‘白鹅’今本作‘白鹄”,《太平御览》引作‘白鹤’,俱讹,亦改)。” 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我们只能从这么短短的几个字,推测一下当时的情景,很可能不妻不夫指的是男女相隔。换句话说,在中国早期原始部落时代,已经有限制两性接触的制度了。司幽国的人,食黍,食兽,想来是男子集体出去打猎,女子则在家里从事耕种黍物或者采集野 ...

阅读全文

 列子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有《列子》八卷,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姓列,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 ...

阅读全文

东皇太一,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天神。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记载,太一是尊贵的天神,因祭祀太一在(楚国的)东方,故称“东皇太一”。张渥所绘东皇太一为一峨冠博带、踏云而来的仙人;萧云从所绘东皇太一呈帝王像,头戴王冠,手执宝剑、宽袍大袖。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记载:“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吉日良辰好时光,恭恭敬敬祭上皇;手持长剑玉为柄,身上佩玉璆锵响。瑶席玉器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