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

 您搜索的关键字:

 龙王

龙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龙王是古代龙神崇拜,海神信仰的产物。龙是古代神话传说生活于海中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司掌行云布雨,是风和雨的主宰,常用来象征祥瑞。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史记·西门豹传》说河伯,而《楚辞》亦有河伯词,则知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中国学术界普遍认同“龙王”外来的观点,文献材料表明龙王形象自唐代开始在中国流行,而出土的谭副造释迦牟尼像背 ...

阅读全文

 青鸟

青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人间既不能相见,唯望在蓬莱仙山可以再见,但是蓬莱无路,只有靠青鸟传信。传说西王母驾临前,总有青鸟先来报信,文学上,青鸟是被当作传递信息的使者的。南唐中主《山花子》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青鸟,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为王母娘娘的信使,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青鸟的典故出于《山海经》,代表送达书信、消息的鸟,也可以说是信使,这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爱情信使,如李商隐《无题》中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诗句。 ...

阅读全文

 鹔鹴

鹔鹴[sù shuāng]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西方神鸟。鹔,鹔鷞也。五方神鸟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出自《说文》。绵云茫茫,鹔鹴几行。虽则叆叇,震翅之畅。自昼始之,道亦尤长;举暮落之。已眠于灌上。绵云皑皑,鹔鹴一行。虽则叆叇,震翅之晃。自昼始之,道亦有半;举暮落之,已眠于灌中。绵云蒙蒙,鹔鹴独行。虽则叆叇,震翅之胀。自昼始之,道亦临近;举暮落之,已眠于灌下。 ...

阅读全文

 精卫

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上古神话传说里,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后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另一说,女娃是上古的一个部落,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女娃部落遭到灭顶之灾,后化作精卫。据《山海经》记载:精卫婀娜多姿、长发飘逸、背生双翼,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子有点儿像乌鸦。先秦时期,《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汉代,《列仙传》上卷记载 ...

阅读全文

哮天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二郎神身边的神兽,辅助他狩猎冲锋,斩妖除魔,原型为白色短毛细犬,最早出现于宋代画家以“二郎搜山降妖”为题画的《搜山图》中,画中有白犬追捕妖怪情节的描绘,元代《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有蜀人见青雾中二郎神骑白马引数人鹰犬弹弓猎者的记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称为狗儿,在元代《西游记杂剧》中称细犬或细狗,明代《二郎宝卷》中称为白犬神嗷 [2],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称之为“细犬”。清代《狐狸缘全传》记载为吼天犬。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首次以“哮天犬”命名,它是神兽也是法宝,每次杨戬放哮天犬,书中用的词汇都是“祭起哮天犬!”。所谓的“祭起”,一般祭起的都是法宝。说明哮天犬是可以 ...

阅读全文

 吉量

吉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马名。《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郭璞 注:“量,一作良。”犬封国有一种颈鬣若雄鸡之尾、双目闪烁金光的神马,叫吉量马。它的毛色雪白,长鬣火红,头到尾共长一丈,蹄到背高八尺。乘坐此马,可获千年之寿。《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提到了一个奇肱之国,奇肱之国在一臂国的北部。那儿的人一根胳膊,三只眼睛,眼睛有阴有阳,阴在上,阳在下,常乘一种叫吉量的马。那儿还生长着一种鸟,长着两个头,羽毛是红黄色的。奇肱国的人,别看只一只手,但手很巧,能做各种捕鸟的小器具,以捕杀鸟禽;又能做飞车,乘风远行。商朝时,有一次那儿刮起很大的西风,把他 ...

阅读全文

 琼枝

琼枝,为传说中的玉树,出自于《楚辞·离骚》。《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洪兴祖 补注:“琼,玉之美者。《传》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天为生树,名曰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明 杨慎 《艺林伐山·琼枝旃檀》:“佛经云:琼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圣贤,欲无德不备;喻之诗文,欲无字不二也。” ...

阅读全文

 玉荣

玉荣,玉花,出处为《寿封庶子徐公八十》。《山海经·西山经》:“ 黄帝 乃取 峚山 之玉荣,而投之钟山 之阳。” 郭璞 注:“谓玉华也。”《穆天子传》卷二:“天子於是得玉荣枝斯之英。”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明 李东阳 《寿封庶子徐公八十》诗:“撷玉荣於 峚山 ,擣沙砾於 卢莫 。” ...

阅读全文

 玉膏

玉膏,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黄帝 是食是飨。”郭璞注引《河图玉版》:“ 少室山 ,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明·无名氏《金雀记·定婚》:“天台有路通 蓬岛 ,绝胜 裴航 碾玉膏。”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鲫堆盘荇菜鲜。”《群音类选·卧冰记·王祥卧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琼浆玉膏,渐渐稜 ...

阅读全文

不死树,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树,人食之可得长生,出自《山海经·大荒南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不死之国, 姓,甘木是食”《山海经·大荒南经》晋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树,食之不老。”《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开明北有“不死树”。《淮南子·墬形训》:“﹝ 昆仑虚 ﹞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旋树、不死树,在其西。”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省称“不死”,亦称“甘木”,“寿木”。传说中长生树,可使人长生不死,亦可使死者复活。生于西方昆仑,即西王母所居处。 ...

阅读全文

不死药,即长生不老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出处于《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历代帝王都在追求的神药,继秦始皇之后历代帝王以及王公贵族,都呈现出一片痴迷长生不老药的现象,可也因此,当时的死亡率一度上升的很快,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药吃多了产生的中毒现象,但当时的人并不知情,一心沉迷于这不老药,可谓是愚昧。此药也频繁的出现在许多小说与电视剧中。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在那里他一直流连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告诉秦始皇这个神奇 ...

阅读全文

白民国,有乘黄,状若狐,背上有角。乘之,寿三千年。(出《博物志》),白民国在龙鱼北,白发被身。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海外西经》《山海经 - 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食黍,使四鸟:虎、豹、熊、罴。”此白民国为帝俊后裔,在东方。《海外西经》云:“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此白民国复在西方。两说方位不同,所写情景亦复有异,未知是否即为一国。《淮南子 - 墬形训》有“白民”,方位与《海外西经》所记同。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十“黄金易五脏”条云:“白民国,人白如玉。国中无五谷,惟种玉食之。玉 ...

阅读全文

姑射山,又称列姑射山,记载于山海经中。共有三山,分别是: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山海经·东山经》中载: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山海经·海内北经》载:列姑射在海河州中。译文:列姑射山在大海的河州上。《庄子·逍遥游》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

阅读全文

 岱舆

岱舆,亦称岱屿。出自春秋战国典籍《列子·汤问》。是先秦神话中东海外仙山,后来漂流到北极,沉入大海。《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 ...

阅读全文

 归墟

归墟亦作“归虚”。 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出自《列子·汤问》,后比喻事物的终结、归宿。根据《列子》的说法,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最后都汇集到这无底之洞里。但归墟里的水,并不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增减。《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庄子·天地》:“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