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

 您搜索的关键字:

 望舒

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又称月神。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①屈原《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 王逸 注:“ 望舒 ,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②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令 望舒 飞廉 使奔属,杂瑶象以驾龙。”③明 何景明 《告咎文》:“饬 望舒 以驰范兮,戒 羲和 以正御。”④景耀月 《长歌行》:“ 望舒 御月控驊骝, 羲和 兄弟驰八驺。”望舒也可代指月亮,见于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耀 ...

阅读全文

中条山,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涑水河间。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因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里发现2万多公顷原始森林,内有连香树、山白树、牛鼻酸、红石极、青檀等珍贵树种,还有金猫、金雕、金钱豹、猕猴、大鲵等稀有动物。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从地理学上看,中条山依黄河而行,山势狭长,整条山脉划开了中原与西北:它的北侧是运城 ...

阅读全文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翻开中国历史,自夏、商、周到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历代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祭祀活动,以报答上天的佑护和大地的恩惠。道教形成后,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活动与道教的斋醮活动融为一体,泰山东 ...

阅读全文

紫岩山又名绵竹山,地处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交汇处,西北面高山天作,群峰叠翠。沱江之源绵远河蜿蜒出群山,一泻千里,形成成都平原北端的一个扇形冲击面枣绵竹市平坝区。在这片山地与平原交汇处,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有风光秀丽的紫岩山公园(又名船头寺),一代高僧能海上师静修处的古云悟寺,和宋代名胜古迹大柏林公园,以及倚山环水白溪口梨园景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紫岩山风景区融名山、名水、名人、名园为一体的独特韵致,千百年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由衷赞叹。唐代诗人王勃赞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飞泉瀑流,绿树玄藤。”唐代诗人吴融的绵竹山诗云:“绵竹东西隅,千峰势 ...

阅读全文

元晨山——在江西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都昌县是九江市辖县,北邻彭(泽)湖(口)而列长江之南,西界星子而居庐山之东,东交鄱阳,南望永修、新建、南昌、余干而傍鄱阳湖烟波浩淼处,峰峦叠秀于绿水上,田园阡陌,凝翠载红,点缀其间。牧童笛晨,渔舟唱晚,古往今来,曾吸引无数骚人墨客驻足忘返。谢灵运、李白等古代著名诗人,都为之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宋朝大文豪苏轼诗曰“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黄庭坚更是赞叹这片土地有如“李成、范宽得意图画”。据考古发掘,商代,都昌人的祖先即在这片土地上渔猎耕耘,休养生息。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枭阳。然沧海桑田,随古 ...

阅读全文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霍山、衡霍,在湖南中部衡山县。为中国五岳之南岳。南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卷上引 《湘中记》云:“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轸宿,铨德钧物,应度玑衡, 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故曰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是著名的道、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山神是古时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居于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山中,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菩萨,也是南岳大庙最大的菩萨。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衡山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 ...

阅读全文

相传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有仙人王遥入山修炼,至晋元康二年(292),真人白日飞升,这里不但留下诸如仙人骑马飞升时的马蹄印记,也成了道家择观的福址。隋大业二年(606),道士曹志虚正式建观——仙坛观,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解放初期观宇倾圯,被改修成任家小学。今小学已迁走,福地消失。仙坛观鼎盛时,观宇巍峨,香火旺盛,占地规模极大,当时观有十景之说,即:马迹山势、道汉湖光、延祥观宇、朝斗灵坛、药炉苔藓、丹井清泉、方池珠漾、驾虹渡马、马迹波谷、柏潭降虎。宋范仲淹也曾赋诗:"灵台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映明。曲径犹无青草合,乱峰时有白云生。亭亭翠纛高山矗,隐隐狂雷落石轰。待得丸霄 ...

阅读全文

星德山位于桃源县热市镇星德山村。星德山原名星子山,海拔843。5米。明洪武三年(1370年),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主峰始建星子宫。主峰海拔843.5米,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山势崔嵬不凡,奇峰怪石林立,植被丰茂,四季鲜明,奇石、险崖、古松、云瀑“四绝”并存,无处不是勾魂慑魄的美景,是一处天然的旅游避暑胜地。星德山更是历久弥新的道教名山,人称“道兴紫覆之地”,与誉为“中国南武当”的慈利县五雷山隔山相望,互为犄角,山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绵延数十公里。据学者考证,此地的宗教活动“始于唐而盛于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道教名师张道会慧眼独具,在此潜心修行,修筑了三元宫,并将星子山 ...

阅读全文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华夏中国世界得,“著名的道家名岳、道教名山”,北岳是道家得护国五岳之一,恒山是道教得,各种知识、学问、技巧、艺术等等,多样性类型文化得,开拓、创新、发展、弘扬、传播:新思维、新思想、新理论、新科学、新实践、新方法、新成就、新时尚、新风格得主要场所之一。北岳依托主峰恒山,开发建设有多处传统型制、经典风格得,道教得,武帝殿、文皇宫、仪轨院、观礼台、界望亭、临境阁、经书图册馆、字典纬籍楼、名师会(明者有名、名者已明)、先贤祠(古圣者,嫡亲之长子、宗族之大儿、教授之首学,称作:“先贤”)、净斋堂、禅思房、诊所、药局、休息处、宿舍、卧室、沐浴间、盥洗间、卫生间等等基础设施 ...

阅读全文

金城山,位于四川省境内,地处岳池、高坪、蓬安三县(区)交界处,与蓬安凤凰山(凤凰谷)依山相连,海拨高度最高峰云盘寨824.6米,与周边环境形成三百余米的相对高差,是岳池县第一高峰。临空俯瞰金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如一条蛟龙横卧在嘉陵江畔,这条龙“头顶金城(金城山),身贯凤凰(凤凰寺),手握圣灯(圣灯寺),尾扫龙门(龙门寺)”。故有“拔地飞天一蛟龙,金凤展翅追龙踪。只因黄龙挡去路,龙凤双双落山中”,金城山是道教中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自古就有“金城天下奇”之说,更有“道教仙境长门赋,洞天福地凤求凰”之美誉。金城山风景独具,原始生态,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左右,山上植被茂密,俨然一个天然氧吧。“ ...

阅读全文

峨眉山最早以前,是我国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魏书•释老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道教著作《抱朴子》卷十八中言:“黄帝……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皇人曰:‘子既君四海,欲复求长生,不亦贪乎?’” 天真皇人何许人?据《五符经》说:“皇人身长九尺,玄毛被体,皆长丈余,发才数寸,居峨眉山北绝崖之下”;“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在传说中,天真皇人和道教主太上老君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峨眉山自天真皇人得道一事,被认为是道教之源起,纳入了正史。故宋太宗在赠峨眉山对联时,上联曰:天真皇 ...

阅读全文

玉笥山,峡江山名,武帝南巡时,路过此山,天降玉笥.遂称玉笥山。玉笥山方圆40平方公里,峰峦连绵不绝,自北向南有覆箱、太白、元阳、送仙等32峰。玉笥山自秦代以来,历为方士、道士修真炼丹之所.成为江西道教名山。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中列为“第十七法乐洞天”、“第七郁木福地”。玉笥山风光绮丽,气象万千,蒙上了神秘的道家文化色彩,产生了许多迷人的神话传说。历代名流在山中观光游览,流连忘返,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玉笥山集自然胜景与人文奇趣于一身,像一位迷人的仙子,笑迎国内外游人香客。 玉筒山山峦起伏,奇峰林立,争高竞秀。著名山峰有“三十二奇峰”,即大白峰、元皇峰、降真峰、三会峰、双龙峰、秦望峰、挂冒峰、 ...

阅读全文

四明山又名句余山,分布在宁波市西部的余姚、鄞州西南和奉化,平均海拔100-300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四明山主峰在嵊州市黄泽镇北部,海拔1012米(现调整为1018米)。景观入胜,层峦叠嶂,山奇水秀,闻名遐迩。给这座绵亘七个县市的浙东名山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据《剡录•山水志》载:“四明山境四周八百余里……东为惊浪之山,西拒奔牛之垄,南则驱羊之势,北起走蛇之峭。”四明山多峰,但若以高度来确定,当以海拔1021米的覆船山为最。但因位于其南偏西的山头,高峻挺拔,四面玲珑,独领风骚,而被冠名为 “四明山主峰”。四明山云蒸霞蔚, ...

阅读全文

紫盖山古称中岘,俗称琵琶山(形似琵琶)襄阳城西南1公里处,东临汉江,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提到紫盖山,不能不提到檀溪和鸭湖。《襄阳府志》说:“檀溪,县西四里,即汉先主所乘的卢越过之溪也。《水经注》: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导也。北经汉阴台西,旁城北,注于沔。”“鸭湖,县城外望楚之北,山水汇而为湖。《水经注》云: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檀溪水也,一水东南出即襄水也。《旧志》云:汉先主跃檀溪时经此。”古时檀溪湖(鸭湖)与汉水、襄水相汇合,碧波荡漾,山水相映,风景如画,三国时刘备“马 ...

阅读全文

金华山,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为道教全真道发祥地。因其“山贵重而华美”得名,被誉为“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山”。前山为金华道观,后山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少年时代读书台。山上古柏森森,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巧夺天工。金华山既具有历史沧桑感,又不失现代休闲味,是度假旅游的好去处,堪称涪江中游的一颗明珠。走遍涪江两岸,无敌金华山;揽尽世间风光,独数此美景。金华山因其山中的金华道观而得名,清末以来,统称金华山,沿用至今。其名的来历,根据清光绪年间《射洪县志》记载,取“其山贵重而华美”之意。物换星移,岁月沧桑,金华山虽历经近1500年的盛衰变化,但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古风犹存,游人、香客往来不绝。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