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亩

 您搜索的关键字:

 后稷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尊为稷王(也称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为童时,好种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舜之相,司农之神。后稷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被认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史记·周本纪》载: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而生弃。稷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喾的元妃。父帝喾,母姜嫄(“帝喾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玺”)。《山海经》:帝俊生后稷。稷少年时,被父母所弃。《诗经大雅生民》描述后稷是其母姜嫄踏着上帝脚印生出来的,后被唐尧提携为相 ...

阅读全文

女娲补天是中国的古代神话,出自对女娲的尊崇,中国很多地方的奇石都以补天遗石或补天遗品命名,也有不少名贵石的种类也被誉为补天遗石,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雨花石等等。中国各地的奇石因所处位置奇特或不同于周边地貌,常常又被叫做飞来石。最著名的补天遗石是小说《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贾宝玉)和小说《西游记》里生出石猴孙悟空的补天石。大围山景点“补天遗石”是五块巨石,两块在下面,三块凌空横架其上,中间形成一个拱桥形状。这是个令所有来大围山的人都叹为观止的一个地方。相传,女娲补石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还剩下六块石头没用,一块弃在了青埂峰下,便是后来的通天宝玉演化出一部热闹的《红楼梦》,还有五块便扔在 ...

阅读全文

太一道由卫州(河南卫辉)人萧抱珍(1067一1166)创立,教传“太一三元法策”之术,祈禳呵禁,治病驱邪。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策法术,太一道独以此出名,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太一道创立的时间在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萧抱珍出生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农历三月二十四。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传教,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发展迅速。其教主要传太一三元法录,祈禳呵禁,治病驱邪等为内容,最后并入当时世界道教主流—— ...

阅读全文

祖洲在东海 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 玄洲在北海长洲在东海 元洲在北海流洲在西海 生洲在东海凤麟洲在西海 聚窟洲在西海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名儒墨于文教之内,抑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抑绝其威仪也。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 ...

阅读全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此文虽不属于志异怪录,但其亦和后世传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收录于此,其全文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 ...

阅读全文

方丈又称为方丈山、方壶、方丈洲等。古代中国神话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鼇鱼,在远古传说中鼇鱼负载大山或大地,鼇鱼移动就会发生地震或沧海桑田,山川变迁。神话中天帝治下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远的地方本有五座神山,但五座神 ...

阅读全文

 药王

在我国民间信仰中,药王的信仰甚为昔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幸的药王亦有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等。扁鹊是我国古代的名医,《史记》称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鄞人。他精通医道,曾遇异人长桑君授以秘方奇术,能用肉眼视人五脏症结,遂以医名。他到处行医,在齐国号卢生,在赵国名扁鹊。他行医的特点是能随俗应变。据《新搜神记·神考》曰:“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惜为变。”《列子·汤问》中记载了其为鲁公扈、赵齐婴等人治病时,“剖胸探心,易而置之的情景。另外《史记·扁鹊传》中还记载了扁 ...

阅读全文
Back to Top